中國經濟新聞網訊: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公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實現國產化,上游芯片規模化生產企業3-5家;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10家左右。
“這是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的第一個規范性文件。半導體照明發展正處于進入普通照明的關鍵時期,《意見》的出臺,體現出國家對這個產業的重視,很有引導意義。”中國照明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淮12日晚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新的經濟增長點
半導體照明亦稱固態照明,是指用固態發光器件作為光源的照明,包括發光二極管(LE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它是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其明技術發展迅速、應用領域廣泛、產業帶動性強、節能潛力大,被各國公認為最有發展前景的高效照明產業。
近幾年,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迅速,全球產值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2008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總產值近700億元,其中芯片產值19億元,封裝產值185億元,應用產品產值450億元。
我國先后啟動了綠色照明工程、半導體照明工程,在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專項、863計劃新材料領域中,均有支持半導體照明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具備了較好的研發基礎,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在下游集成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家半導體照明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此前曾預計,半導體照明產業2009年將增長15%左右。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內半導體照明產業將明顯增速,到2010年高亮LED的增速將達到50%以上。長期來看,產業的發展是樂觀和值得期待的。
另外,目前全球的照明消耗了8.9%的能源及19%的電力,對GDP的貢獻率為0.63%。根據美國能源部及Sandia國家試驗室的研究報告,隨著半導體照明技術的發展,照明的能耗和成本將大幅下降,使照明需求增加,從而增加照明對GDP的貢獻率,預計2050年照明對GDP的貢獻率將增加到1.63%。
“半導體照明的發展前景非常好。”徐淮認為,目前,半導體照明的成本還很高,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在特種應用領域,它已經非常成熟,而普通照明還處于初級階段,不過進展很快。與熒光燈相比,它不會造成環境問題,今后在節能領域的應用可能性很大。
她認為,現在國際上對節能和環保提的很熱,中國現在的照明用電大約占到總發電量的12%,國家出臺《意見》也說明了對照明節能的重視。
不過,中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半導體照明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能應用,要結合其應用成本、質量等逐步推廣。這一點也得到了徐淮的認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