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諺語,與財富有關的數不勝數。比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知道另外一個國度的巴菲特、蓋茨們,是否內心里有著同樣的感悟,所以才會對慈善如此熱衷。
這是好事!當然!總比葛朗臺一樣的守財奴把財富死守好吧。蓋茨很早就致力于慈善事業。2006年6月15日,比爾·蓋茨宣布在此后兩年內將主要精力集中到慈善領域,“伴隨巨大財富而來的是巨大責任,現在是將這些資源回報社會的時候了。”此前,蓋茨已經宣布將捐出所有個人財產。
而當我們回顧看來,在比爾·蓋茨宣布投身慈善事業之前的百年間,兩位重量級人物重新書寫了慈善的歷史——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前者將個人財產悉數捐出;后者創立了世界最大的慈善機構。
學者資中筠曾在《財富的歸宿》一書中如此寫道:一方面,寡頭們利用殘酷無情的方式巧取豪奪大量財富;而另一方面,他們在捐贈中又如此熱忱慷慨、急公好義,以社會乃至人類的福祉為己任。雖然過程血腥,但結果溫馨。
誠然,兩位頗具爭議的商界領袖正是“溫馨結果”的締造者。
而在過去的一年,巴菲特和蓋茨夫婦與美國富豪舉行了一系列的餐會,希望促使他們做出慈善承諾。他們稱這種活動為“慈善誓言”,并要求做出承諾的富人在有生之年捐獻至少50%的財富,或者在死后以書面的形式公開表明他們的決定。
巴菲特和蓋茨兩口子更是在周三呼吁和他們一樣的億萬富豪們把一半財富捐獻出來。《華爾街日報》稱,巴菲特和蓋茨的號召源于去年兩人舉辦的一系列由超級富豪參加的晚宴,參與者包括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Bloomberg)、投資家佩里曼(RonaldO.Perelman)以及洛克菲勒家族掌門人大衛•洛克菲勒(DavidRockefeller)。
晚宴誕生了一封被稱為“捐款誓言”(GivingPledge)的邀請函。邀請函請美國的超級富豪們公開承諾在有生之年或去世后向慈善和公益組織捐出至少一半的財富。
看著這樣“溫馨結果”,是不是讓人覺得很欣慰?是的!正如蜘蛛俠的伯父告訴蜘蛛俠的那樣:能力越大意味著責任越大。現代社會財富其實意味著社會資源,擁有更多的財富意味著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也就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所以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也就意味著其對社會的責任越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