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在上一個五年規劃的基礎上又新增了多個資源、環境類約束性指標,并使之進一步明確、細化,從而令“十二五”規劃的“綠色發展”理念彰顯。
5日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并供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主要量化指標比“十一五”規劃增加2個、達24個,其中,約束性指標增加4個、達12個。
更重要的是,在12個約束性指標中,資源環境類指標占7個,首次新增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2個指標,并細化新增了2個子約束性指標,比之“十一五”規劃更加細化、明確。
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受訪時表示,這表明中國政府未來五年推進節能減排的決心更大、力度更強了。
“顯然,中國政府正在以實際行動謀求可持續的“綠色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說,“這符合世界的發展潮流。”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此前,中國政府曾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2010年,該比重是8.3%。
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這是未來五年中國調整能源結構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必須完成的指標之一。”
張國寶說,未來10年,中國將著重調整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優化能源開發布局。這將具體包括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以及增加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同時推進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等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