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挑選劇本憑直感么?據說《手機》是憑了你的直感?
王中軍:不知道。
我是特別喜歡《手機》,我覺得它一定可以成功。馮小剛最初提出的兩個劇本,我都覺得沒戲,后來他說要拍部手機與人的關系,沒有劇本,我說可以。
我也是一個判斷者,我判斷之后,團隊的判斷跟我是一致的,就可以。如果不一致,我就開始用我的感覺說服大家,說我覺得這部戲會成,當然最后結果是成了。
記者:前幾年,還有一句戲語,說馮小剛在華誼兄弟打一個噴嚏都能震一下?如果他現在離開華誼單干呢?
王中軍:我和他認識在《不見不散》之后,他已拍過兩部賀歲片了。這句話是前些年的事了。我覺得小剛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專業人才,他的產品對華誼來講是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單干沒太大可能,他是這個公司的股東之一,他離開了,公司有損失,他也在損失自己的利益。小剛在這個行業里面干了這么多年,我覺得我們之間有很多的工作基礎和感情基礎。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何況也沒有這個選擇。
當然,我覺得什么事都有可能,有可能小剛說他退休了。人總是要退休的,我未來也是要退休的,小剛比我大兩歲,也可能退休的。但現在沒可能發生的事,想它干嘛?
那句話是在四五年前出現的,我不認為不好,當時恰恰點到了公司的弱點,對我是有震動的。我說華誼不健康,所以才逐漸去發展,拍了成龍的《寶貝計劃》、今年美國的《功夫之王》,只有這樣這個公司才安全。但這并不是說小剛就不重要了,他還是一樣重要。
我不是一個商人而是一個藝術家
記者:你認為以華誼兄弟目前和以后的實力足以制定這個行業的規則?
王中軍:不會,我不會制定規則。有些商業模式你可能創新,但不是你規定。國家的政策監管部門制定規則,就像裁判員,到底什么可以拍,什么不可以拍,不由我們說了算,我只是一個運動員,而且永遠都是。
記者:怎么樣在意識形態的控制與追求市場化效益之間尋找平衡?
王中軍:那你說什么沒有國家管制呢?任何行業都有規定標準。中國電影有條例法規,你只要符合就行了。不能色情,不能暴力,不能有悖民族文化,就從中揣摩吧,這件事很簡單。不光我一人這樣,全國拍影視的都這樣。
記者:有人推測華誼兄弟的未來,首先不會壟斷演員明星,而是壟斷導演與制片人,還有劇本?
王中軍:我沒想過。什么都壟斷不了。我們會精心去打造明星和制片人、導演。我覺得壟斷行業太清楚了,石油、通訊,這叫壟斷行業。我們這個行業什么都壟斷不了,你只要有錢,你說我今天拿了1000萬拍個小電視劇,你馬上就可以拍,沒有人管你。
至于劇本,更不可能。一個公司拍再多戲,也就是中國電視劇份額的很小的一塊,怎么可能把劇本壟斷。
人最大的問題不就是一死嗎?你早晚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什么東西都不是你的,就是你曾經擁有的感覺,曾經與別人分享過樂趣的感受。網羅人才靠什么,就是公司的品牌,還有公司可以實現的愿景,人都是有夢想的,要把大家的夢想放得一致。
所以我一直對媒體講,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商人,我不具備商人非常細節的東西,我覺得我大多數的細胞是藝術家的細胞,我就是這么一個感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