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的第25屆奧運會之后,“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開始撥款獎勵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內地奧運選手和香港選手。奪得金牌的選手獲得一枚重1公斤的純金金牌及8萬美元獎金;亞軍獲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萬美元獎金,季軍獲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萬美元獎金。
對此,霍老曾做過解釋:“捐贈體育項目,并非僅僅由于我本人喜歡體育運動,而是基于體育運動本身對于國家進步、民族興盛的重要作用。”霍老算了一筆賬:“國家每年撥予教育的經費達400多億元人民幣,撥予體育僅10多億。當然,相對于13億人口,還遠未能說教育經費已經足夠,但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資興學的人士畢竟比襄助體育者多得多。因此我尤其愿意在體育方面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
捐款上百億的慈善家
在很多人心目中,霍老是國家領導人、是香港的富豪,在更多人的眼中,霍老是全港捐獻最多的慈善家。過去數十年來,霍英東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元。從廣州白天鵝酒店到洛溪大橋,從暨南大學到體育基金……
2002年4月,霍老退出“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并把所持約值60億至70億元的股份全數捐贈與他在澳門成立的基金會,用于建設澳門。那次捐股,不但成為港澳地區的一時佳話,更打破香港歷年來一次性最大筆捐款的紀錄。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南沙10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的投入,使得南沙成為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
有一次,某媒體記者問霍老一共向內地捐贈了多少錢,他一時竟回答不出來,并謙虛地說:“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說不上是貢獻,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以霍老的名字命名的“霍英東基金會”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會一直以捐獻和非牟利投資形式,策劃了數以百計的項目,尤其是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科學與文化藝術、山區扶貧、干部培訓等方面做了難以勝數的工作。
一生經歷
1923年霍英東生于香港,祖籍為廣東番禺。7歲喪父的霍英東從小就有一股特別的韌勁,“我出生時貧窮,但是我不可能一輩子都貧窮!”此言將霍英東霸氣與堅韌的傳奇一生表達得淋漓盡致……
霍英東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釗,后改名霍官泰,12歲進香港皇仁英文書院,因抗日戰爭爆發而輟學。隨后,年輕氣盛的他自己改名英東,意思是要“英姿勃發于世界的東方”。霍英東早年做過渡輪加煤工、機場苦力、修車學徒、鉚工等。
1954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霍英東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創辦了立信建筑置業有限公司。1955年后,霍英東創辦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有榮有限公司等,經營地產、航運、旅館、石油等業務,涉獵范圍越來越廣闊。
1961年與葉漢、葉得利、何鴻燊等競得澳門博彩專利權,創辦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為最大股東。1965年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長。1979年被聘為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
1981年霍英東歷任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貨船業總商會首席名譽會長、孫中山基金會名譽會長、國際足球協會執委、國際足聯理事、亞洲足球聯合會副會長等職。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1994年8月任亞洲足球聯合會財務委員會主席。同年10月任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1995年12月被推選為第六屆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副理事長。
1993年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5年12月至1997年7月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還是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港澳)。
2006年10月28日
霍英東在北京病逝。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