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涼,不靠空調;路燈照明,不掏電費。上哪兒找這樣的好事?答案就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這個大家 (相冊 戶型 樣板間 地圖搜索)可能感覺拗口的詞匯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太遙遠,但實際上它已經應用到了我們身邊,醫院、學校和住宅都涉及它。可再生能源應用就是利用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解決建筑的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等,對替代常規能源、促進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可再生能源應用力度的加大,建筑領域刮起一股“可再生能源風”,這勢必也將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上引發一場“新住宅革命”。
●環保節能并不遙遠
“我們家也沒有裝熱水器,這個小區是整個安裝的太陽能板,全部使用的太陽能,不光是洗澡呀,洗菜,一年到頭都有熱水,不用電,特別節能。另外小區路燈全部也是用的太陽能,采光采熱特別好,光這一項又為業主節省了不少開支。而且這種房子確實是給我們業主帶來了不少好處。”這是建業森林半島的業主黃先生感受到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帶來的便利。“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在鄭州主要就是地源熱泵的運用和太陽能光熱一體化項目的運用。”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節能研究所副所長潘玉琴告訴記者。鄭州市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資源豐富,在建筑中應用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地源熱泵就是通過井水跟空氣交換熱量,達到制冷制熱的效果。”潘玉琴介紹說,采用地下水供暖后,冬季可以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能中去。采用該系統采暖制冷將告別噪音污染、制冷劑泄漏、熱島效應。“地源熱泵系統就類似中央空調,只是能量提供來自地下淺層水,而不是煤炭”。在有著環保綠色優勢的同時,這一系統在經濟上也并不吃虧,以鄭州高新區慧城小區為例,近17萬平方米的面積,若采用集中供熱,按4個月的供熱時間來算,每年需支付13萬元的費用。“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只需耗費少量電能(主要是水泵運轉用電),相比于用煤供熱,成本少了很多”。
●何時走出“小眾化”怪圈
“如果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成本能下降到‘白菜價’,我們肯定會多考慮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一開發商私下坦言,投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除了會增加成本外,財政補貼需要走程序,影響他們回籠資金的速度,所以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不是很感冒。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牧專新區、金領時代 (相冊 戶型 樣板間 地圖搜索)住宅小區、鄭州市慧城小區、河南地礦大廈……
綜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財政投資的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所占比重較大,地源熱泵應用上住宅所占比例非常小。
據潘玉琴介紹,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前期需要投資,比一般建筑的成本要高些,按鄭州的地質條件來說每平方米要增加一百多元,除了有些高檔小區主動應用外,開發商的熱情不高。“按200萬平方米來算,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補貼5000萬元,地方財政再按1∶1的比例配套補貼,每平方米應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將獲得50元的補貼,將沖抵開發商前期的部分投資。”鄭州市墻改辦副主任孫忠軍說財政補貼就是要推動人們應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識。“不應用可再生能源,房子照樣賣得很火,你說開發商會主動選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嗎?”河南中原房地產市場研究總監李明明說,購房者現在購房不夠理性,關注的更多是價格,而對住房的后期使用成本關注太少,鄭州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逼到讓開發商火拼住宅科技的時候。“相對來講,在龐大的住宅市場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所占的比例還較小,仍屬于小眾化。”“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房價上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成本占房價的比例變小,再加上政府對可再生能源補貼力度的加大,相信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范圍會越來越寬。”潘玉琴十分看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