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路線圖越發明晰。日前,剛剛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稱,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10年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草案還詳細列出了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
投資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正式啟動,將直接催生上下游產業鏈的巨大商機,特別是動力電池行業將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此前,國家 863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預計,在電動車市場需求帶動下,僅僅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超過200億元。而草案出臺后,業內專家分析,即使按照混合動力汽車計算,每輛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至少要6萬元,5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將帶動52萬噸正極材料,41萬噸負極材料,40萬噸電解液的需求。對于國內電池廠商而言,這將是一個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的大蛋糕。
千億巨大商機吸引了產業巨頭的目光,電池廠商“摩拳擦掌”,加快了布局市場的步伐。記者日前獲悉,將于2011年9月19-21 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上,電池巨頭,如鴻寶鋰電、七星華創、贏合科技等,都已搶先預訂特裝展位,西恩自動化、吉陽自動化、達力等,也競相參展,充分體現出對行業盛會的高度重視。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CNIBF)是國內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專業電池展,是企業宣傳品牌、推廣產品、擴大交易的最好渠道,在成為企業展示頂尖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構建互動交流平臺的同時,也將成為電池巨頭爭奪市場的重要跳板。
據了解,該展會由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振威展覽集團共同主辦,作為中國兩大電池展之一,已經在電池企業及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自2010年4月第二屆展會結束后,CNIBF組委會抓住行業利好態勢,將用500天時間的精心籌備第三屆上海國際電池展,深耕全球電池行業市場,規模擴大到兩層,將以20000平方米面積,成為2011 年國內第一大電池展。
作為國內最專業,規模最大的新能源電池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提供商之一,贏合科技的布展面積從上屆的180㎡擴大到了333㎡,是目前展位面積最大的廠商。幾天前,贏合科技宣布獲達晨獨家注資5000萬,用于擴大產能及新產品研發。贏合科技總經理王維東表示,長期以來,高端電池的自動化生產設備一直為日本等國家把持,贏合科技在動力電池自動化設備上的突破將有利于該競爭格局的打破。所以,此次展會上,人們都期待能夠看到贏合科技新開發的 “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制片與卷繞一體化生產設備”,該設備已經通過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成果鑒定,并被專家一至認定為“該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國內鋰電池全自動一體機的空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