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矽晶圓合約報價走勢維持與2010年底相當水位,若就臺系太陽能矽晶圓2011年1月報價來看,6寸多晶矽晶圓約3.6美元左右,跌幅約2%,大陸市場開出3.2~3.5美元,不過,對已面臨降價的電池業者而言,這個價格水位的可接受度很低,電池廠指出,簽約是為確保有固定料源不致斷貨,而合約上多數列有依"市場機制調整價格"的條款,所以矽晶圓2011年確實價格走勢仍有待觀察。
受到太陽能矽晶圓產能的供應量遠不及擴產幅度大的太陽能電池端,矽晶圓被預估一直到2011年上半都有缺貨的情況,若依近期談成2011年的太陽能矽晶圓合約價格走勢來看,臺系業者簽出6寸多晶矽晶圓每片約3.6美元,相較于目前現貨市場約3.7美元,月跌幅只有2%。
若依產能開出較大,且競爭性高的大陸市場來看,大陸電池業者透露,2011年合約量大者所簽合約每片矽晶圓約在3.2~3.5美元,雖然部分大陸矽晶圓廠高喊缺貨持續,每片飆破4.3美元,但實際上諸多交易并沒有如此高的水位。
由于太陽能電池報價在12月下旬出現價格持續下滑的壓力,相較11月高峰期,電池的月跌幅近10%,目前現貨價正在每瓦1.3美元保衛戰,上游矽晶圓材料價格仍難撼動的情況,也讓電池廠大傷腦筋。
太陽能電池業者指出,2009年后,矽晶圓端供貨合約模式改變,多數會加注未來依「市場機制調整價格」,以保障未來價格波動過劇的壓力,也因為有該條款的加注,讓電池廠大大的提升簽約意愿,因此,2011年的矽晶圓雖然仍難確定走勢,但多數業者仍用簽約以確保未來。
太陽能電池廠表示,由于產業供應鏈的反應時間問題,傳統淡季效應從系統終端一路反應到模塊及現在的電池,預估不久的將來,矽晶圓應該跟著會受到反應,矽晶圓看跌的機率高。
但是,因為電池端擴產積極,再加上2010年矽晶圓缺貨問題明顯,導致許多擴產幅度大者及新進者,為了確保有固定比例料源可生產,應而持續進行庫存采購及簽定長期合約,使得矽晶圓端一直未有明顯受到淡季效應的影響,所以也存在價格可能難跌的變量。
太陽能電池業者指出,總結產業的供需走向仍是需要回歸到最終端的系統安裝需求為主,若系統安裝需求不如預期,那么,整個產業鏈都可能面臨降價的壓力,只是承受壓力大小的情況而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