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如果你的企業有排污超標或者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私設暗管”偷排、用稀釋手段“達標”排放、非法排放有毒物質的行為,那么,你的企業在銀行貸款時將會被拒絕或者受限。
12月9日,西安市環保局出臺《綠色信貸工作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把環保風險納入銀行信貸統一管理中,運用綠色信貸政策手段防范信貸風險。
綠色信貸在中國
對環保嚴重違法的項目,不得新增貸款;對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項目,在信貸授信額度上優先支持。
事實上,綠色信貸政策在中國已經推行了三年之久。“西安市之前也開展了一些綠色信貸方面的工作,但并沒有形成規模和體系,報送的信息相對簡單,這次《辦法》的出臺,預示著西安將在綠色信貸方面的力度加大。”西安市環保局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綠色信貸是環保部推出的七大環境經濟政策之一。原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門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制裁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健全完善環境監管的長效機制,于2007年7月30日聯合提出了這項全新的信貸政策。綠色信貸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將企業的環境行為信息納入銀行的征信系統,影響企業在銀行的信貸融資,促進企業積極改正環境違法行為,重視和加強環境管理。
根據原國家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的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各商業銀行對限制和淘汰類新建項目,不得提供信貸支持;對于淘汰類項目,停止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從源頭上切斷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無序發展和盲目擴張的經濟命脈,有效地切斷嚴重違法者的資金鏈條,遏制其投資沖動,解決環境問題。
同時,要求各商業銀行,對環保嚴重違法的項目,不得新增貸款;對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項目,在信貸授信額度上優先支持。
“從目前所推行的綠色稅收、環境收費、排污權交易、綠色保險、綠色貿易、生態補償和綠色信貸等七項環境經濟政策實施進展的情況來看,綠色信貸是較為成熟且推行實施最好的。”西安市環保局副局長張炳淳說。
據張炳淳介紹,自2007年7月,原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通知》后,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已有4萬多條環境違法信息進入銀行的征信系統,并從2009年5月起新增環評審批、清潔生產等相關信息7千余條。
而據央行西安營業部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工商銀行在全國率先實行了企業授信審查“環保一票否決制”,并在2008年主動退出了162億元“兩高一剩”行業項目和企業的貸款,同時對152戶企業的貸款實行了清退;農業發展銀行要求將企業環保守法情況作為信貸審查的必備條件;部分商業銀行實行了重點客戶名單制管理,建立了法人客戶環保標識分類工作,制定了詳細明確的分類標準和區分原則;還有部分商業銀行建立了法人客戶環保信息監控體系,將客戶的環境表現與貸款“三查”緊密結合起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相繼完成了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在內的十幾個高耗能、高排放重點行業的授信指引制定工作。
而各地環保部門與銀行機構積極響應,認真貫徹環保部、人民銀行和銀監會關于綠色信貸的有關文件精神,相繼開展了綠色信貸工作。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以來,已經有20多個省級、市級環保、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銀監等部門聯合發布了推進綠色信貸的文件,建立了共享企業環境行為信息機制。此外,廣東、江蘇等省將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提供給銀行機構,河北省開展了評價銀行開展綠色效果工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