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呼吁控制房價讓利于民薄利贏得市場與尊重
09年3月3日下午,偌大的天安門廣場上,參加全國兩會的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恒大地產(企業專區,旗下樓盤)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教授,一下車就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身材高大帥氣的許家印在相機閃光燈頻頻閃爍之下顯得格外耀眼,作為中國房地產企業十強之一的恒大地產集團的掌門人,許家印傳奇的創業經歷,一直都是后來者膜拜和學習的榜樣。
年少的記憶
長毛的窩頭
為人低調的許家印走的是一條窮孩子的奮斗之路。1958年,許家印出生于河南周口市太康縣,幼年家貧,母親早逝,父親節衣縮食令他不至于輟學。
“我的小學在沒有窗的茅草房中讀完,六年里,我都是蹲在一個泥臺子上聽課并完成作業。高中住校時睡的是大通鋪,每人墻上掛個竹筐,里面一年四季的窩頭是我全部的糧食。冬天可以吃一周,夏天只吃三天,就這樣還是要長毛的。沒關系,洗洗就可以吃了。”許家印對年少艱苦歲月至今記憶猶新。
不過,這段生活經歷給了他最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成功動力。“我的童年的確異常貧困,但這些經歷給我更多的是幫助,是形成了今天特別勤奮、嚴謹、堅韌的性格。”
知識的力量改變了許家印的人生軌跡,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年,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武漢科技大學冶金系。畢業之后的許家印在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了10年。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帶著創業的熱情,許家印來到深圳。
第一桶金
打造“中國第一樓盤”
1992年的深圳到處喧囂熱鬧,不過,對于初來乍到的許家印還是那么陌生,為了能迅速找到工作,許家印做了將近20余分簡歷,每份簡歷有30幾頁,東奔西跑三個月,卻石沉大海。后來許家印重新做了10余份只有2頁的簡歷,這招果然奏效,很快就有好幾家公司的老總約他面試。許家印后來深有感觸地說:“想想自己,老總們怎么可能看你30余頁的簡歷呢!”
許家印開始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業已經到了1996年,當時已經是這家貿易公司的總經理的許家印白手起家,帶著原來公司的七八個人創立了恒大實業集團。資金不多,但許加印卻可以憑著在這之前十多年間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打造譽稱中國第一樓盤的廣州金碧花園。1998年,許家印在創建恒大實業一年多后首開廣州金碧花園項目,市場歡迎度極高,“第一桶金”由此積累完成。
關于上市
積極做計劃沒有時間表
2008年,3月14日,恒大地產集團正式啟動全球路演并公開招股,其估值高達1208億港元至1321億港元。恒大主席兼大股東許家印的身家可能超過775億港元,成為內地新首富,不過,雄心勃勃的上市計劃最終因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而暫緩。
從2008年3月20日至今,恒大地產的上市計劃暫緩正好過去了一年,恒大上市問題一直是外界最關注的。“這對一個企業來說肯定是個很大的沖擊,所以恒大最困難的時候是去年上半年,的確非常困難。”許家印說。
不過許家印表示,自從去年3月IPO暫緩以來,恒大地產并未就此放棄上市計劃。“恒大地產還在積極地做上市計劃,但沒有時間表。”許家印表示。恒大正在積極準備上市,上市目的地選擇在香港,但“時間表很難排,國際資本市場難以控制”。
許家印表示,恒大地產去年銷售額超過118億元,今年力爭增長20%-30%.“我們對今年市場還是有信心的,2009年受中國經濟進一步好轉的影響,我認為不一定會比去年差。”
關于資金鏈
“13年從未有一筆逾期貸款”
許家印曾率領恒大地產在兩年內,由廣州擴張到全國22個城市,土地儲備最高時達到458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2008年1月8日在廣州奪下的員村“地王”,總地價41億元。2008年暫緩IPO的決定,的確讓許家印背負上了資金壓力。
關于恒大資金鏈是否緊張的外界猜想,許家印給出了兩組數據。“從1996年到現在的13年里,在所有銀行都沒有出現過一筆逾期還貸款,今年元月,恒大的一個地區分公司,一筆還了6個億的貸款,這是在所有的工程款都支付完畢后還的貸款。”
去年10月,恒大在全國13個城市近18個樓盤同時開盤,并且公開宣稱,開盤當日全線“成本價”銷售。憑借“成本價”,恒大在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18億元,頭一次躋身地產“百億軍團”之列,資金鏈狀況也得到了顯著好轉。
“去年一季度,恒大計劃上市,受金融危機影響延緩了,120億至150億的融資計劃沒有實施,對企業有很大的影響,恒大因此比別的房地產企業多了一個寒冬。”但許家印補充道,去年上半年的寒冬已經過去了,下半年以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越來越大,“很多企業更加困難,但對于恒大來說,最冷的寒冬已經挺過去了。”
關于就業
“企業利潤應強制捐助”
“國家應強制部分有利潤企業每年捐贈一定比例的利潤,用于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在住房、就業、消費等方面的各種困難,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社會壓力,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大目標。”對于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家印發表自己看法。
許家印認為,應由相關政府部門牽頭建立“企業利潤強制捐助”長效機制,在全國各城鎮發起設立“低收入家庭扶助基金”。“在中國內地所有城鎮區域設立的有利潤的企業,每年捐贈一定比例利潤注入全國各城鎮設立的‘低收入家庭扶助基金’,用以維持基金正常運作、扶助低收入家庭。”
許家印解釋說,各城鎮基金每年的可使用額度應根據上年基金總募集額的70%~90%的比例進行劃撥,按月用于當地低收入家庭的直接扶助、住房保障、消費支持、就業培訓、崗位提供、災害救助等。
關于慈善
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我的夢想就是希望給更多的人一個“家”
在中國企業界,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的許家印本人樂善好施性格已經廣為人知,到1998年,事業有了起色的許家印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家,用100萬元捐建了希望小學——家印小學。至今,許家印累計向慈善公益事業捐款數億元。
去年年初,南方大雪災突如其來,盡管公司不是施工方,許家印一馬當先,毅然拿出近千萬現金和實物,為滯留在南方和各地的農民工派發春節紅包、分發御寒大衣、組織年夜飯和游覽活動。
在去年的5.12汶川地震后,許家印克服當時企業自身發展遭遇的挑戰,成為南方第一個捐贈逾千萬巨資并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的企業家,引發了其他企業家的捐贈潮。
2008年,在公司經營上許家印第一個響應政府號召,擎起“安居”大旗,堅持大規模、十數億元的讓利,以公益性微利銷售商品房,讓無數工薪家庭得以置業安家,為樓市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我的夢想就是希望給更多的人一個‘家’”,許家印表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