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太陽能光伏行業行情可謂一路順風,增長形勢迅猛。近幾個月單晶硅及多晶硅這兩種原材料價格大升,自7月份開始,多晶硅價格從谷底的50美金每公斤逐步上漲到了現在的每公斤約90美元,市場更預期年底價格有機會升到100美元。
然而由于市場上的太陽能公司有上中下游之分,處于行業不同位置對于多晶硅價格變動有不同的反應。屬于上游的就有剛完成了收購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江蘇中能的保利協鑫,而中游公司有專門生產太陽能芯片及晶錠的陽光能源及卡姆丹克太陽能,和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商的創益太陽能,更下游的是中國興業太陽能,從事薄膜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的設計、制造和安裝。
對于中游的太陽能公司來說,它們是需要買多晶硅回來加工生產的,多晶硅價格大升及大跌都未必好。多晶硅價格大升會加重了它們的生產成本,而大跌又會令公司在存貨上出現嚴重損失。例如2009年,多晶硅價格急速從高位跌了80%,幾乎所有中游太陽能公司都賺不到錢。而現在到了多晶硅價格大升,它們又要面臨成本上漲問題。早前國內最大垂直整合的英利綠色能源便就這個問題發表了看法,指出它自己因為有多晶硅原料生產能力,故多晶硅價格的反彈和供應趨緊,對英利中下游生產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如果沒有多晶硅原料生產,那么它的中下游生產便要受較大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上市的中游太陽能公司基本上明年都會擴產,擴產速度更是相當驚人。例如其中一公司它的產能將由今年年初200兆瓦擴充至年底600兆瓦,在2011年更進一步擴充至1,000兆瓦。但公司主席在接受訪問時,竟宣稱與其他同行比較,增產已經算是溫和了。整個中游行業這樣急速擴產,下游有沒有足夠的需求呢?產能是否過剩了呢?面對疑問,面對如此隱憂,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