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稀土壟斷大國”,“中國限制出口稀土是要操縱國際市場”……近日,一些發達國家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把“壟斷”的頭銜扣在了中國頭上。盡管國內各項數據都給出否定答案,卻“沒有人聽”。
不過,日前一位美國的能源政策分析家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在為美國政府支招的同時,“不小心”客觀描述了中國的稀土儲量和出口真相。
報告通過對美日利用中國廉價稀土的意圖的分析,為中國壟斷說提供了翻案的證據。
這份名為《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的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僅占世界儲量的36%,但產量達到12萬噸,占世界產量的97%。
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稀土儲量均超過千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13%和19%,但產量均為零。按人均儲量算,美國和俄羅斯都要高于中國。但這些發達國家對其紋絲不動,百分之百地“依賴”進口。
在現有的產業格局下,中國依然只是在充當廉價原材料供應商,歐美廠商從中國進口稀土分離物質后生產出高精技術產品,再返銷中國,附加值增長數倍,乃至數十倍。因此,中國稀土行業應當放棄拼資源儲量、打價格戰的做法,鼓勵科技創新,尋求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