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對手
事實上,目前中國電動車企業的發展則陷入兩難的境地。電池成本的高昂以及不完善的配套設施,擋住了電動車進入普通家庭的進程。截止10月底,比亞迪混合動力電動車一共僅僅售出了37輛,客戶全部為政府采購以及團體客戶,針對私人消費者的銷售將延期到年底才能進行。
中國電動車事業的發展需要更大力量的推動。就在上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出席中歐國際商學院汽車論壇間隙向記者表示,國內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問題是實現電動車的產業化。“十家國有汽車制造企業已經結成聯盟,共同開發電動車及相關主要零部件。我們要做到不落下,我不同意彎道超車的說法。”
張欣還指出,雖然我國早已將電動汽車作為汽車業未來發展方向,但無論是在電池組還是控制系統,中國企業掌握的核心技術不多,而中美在電動車方面合作,將促進中國企業通過合作提升關鍵技術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兩國還有一個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來自日本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跑馬圈地”。
日產汽車公司昨天宣布,日產于今年8月亮相的一款純電動汽車NISSAN LEAF入選由《時代》雜志評選的年度最佳50大發明。時代雜志的評語是:“盡管它并非世界首款電動汽車,”但是“是世界上首輛為大規模量產而設計的純電動汽車。”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專家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日產汽車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與超過30個國家、地區以及相關組織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電池充電站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確保電動汽車能夠順暢的在公路上行駛。”
中美聯手,將有助于形成抗衡日本新能源汽車勢力的強大力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