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當地經濟發展是治本之策
各級政府將撥出專款,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加強轉型人員就業培訓
碣石人多地少,除傳統農業、漁業外,不少人不得不依靠做小買賣生存,給非法經營舊服裝提供了便利。
據碣石鎮干部說,“他們做這個,除了極少數發點小財以外,大部分小規模經營戶都是出于缺乏生活來源,每月也就賺一兩千元錢。”
污染環境,火災、疫病隱患,非法經營舊服裝對當地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為此,陸豐相關部門表態,將“加大對非法加工經營舊服裝案件的偵查力度,特別要深挖團伙,同時,堅決取締非法經營場所,打破非法加工經營舊服裝活動網絡”。
但是,如何在打擊的同時發展經濟,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才是當地政府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巍青認為,既然導致碣石“洋垃圾”根難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根治“洋垃圾”的手段也應該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在堵住進口和銷售渠道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為群眾找到一條正當就業賺錢的生存之道,才是關鍵所在。
據悉,汕尾、陸豐、碣石鎮三級政府正打算撥出專款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加強轉型人員的就業培訓,幫助舊服裝經營者辦合法生產經營的服裝企業,或引導他們轉產轉業轉型,讓他們勤勞致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