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互聯網經濟正在全球興起,網絡給甄榮輝帶來了新的機遇。
1999年1月,甄榮輝先在上海推出了career-post.com網站,當然內容只能算是《前程招聘專版》的電子版,是一些企業招聘信息的集納。1999年底,互聯網經濟開始膨脹,風險投資成了最熱的話題。甄榮輝想借此良機把網站作大,決定引入風險投資。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美好的夢想:引入投資、上市、做成國際品牌。網站也因此易名為無憂工作網(51job.com)。無憂工作網的贏利模式十分符合中國國情,也受到國外風險投資者的青睞,很快,在2000年2月,一筆金額為1400萬美元的投資進入了甄榮輝的創業公司。
2000年以前,甄榮輝在前程無憂的角色還只是一個“天使投資人”,不參與具體的經營管理。等到2000年14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進入后,公司發展需要他全力以赴地投入,這時,他再次面臨著人生的選擇:是繼續做一個百萬美金年薪的打工皇帝,還是放棄眼前的舒適去做一個前途未卜的小公司的CEO,領取6萬美元的年薪?此時,甄榮輝已經37歲,在貝恩干了11年,如果繼續待下去,“薪水很高,職務也很穩定”,但“那時就有些怕,覺得可能再干20年還是這樣”。同時,互聯網的起飛讓他看到挑戰背后的巨大機會:“在互聯網業,即使你去年做得成功,過了一個年頭必須重新洗牌。這種充滿刺激的感覺很過癮。可以贏得很大,也可以輸得很大,完全看自己的機遇與功力。”
2000年4月,甄榮輝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離開貝恩,出任前程無憂CEO。
做中國人的GE公司
也許你看不清路,但你能看得見那里有一座山,那就是你的目標。我一直相信人才服務這塊業務有前景,我相信我們有一天是能做到10億美元的;我希望有一天,前程能像GE公司那樣成為行業典范,影響更多的中國企業乃至跨國企業。
甄榮輝認為他的成功“一半是運氣,一半是努力”。一直有好運氣的甄這次也不例外。
2000年2月,前程無憂的1400萬美元風險投資到位,而到了2000年4月,網絡經濟的泡沫開始破滅,很多創業網站不能再在投資市場上拿到錢了。而有了這筆投資,前程無憂卻獲得一個空間去慢慢成長。“有了這幾年的時間給我們成長,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規模做大,把我們的管理做好,把我們的市場地位鞏固。”中國的人才市場正處在發育階段,機會無限,前程無憂得以隨著中國人才市場的成熟而成長,在甄榮輝看來,“這是非常幸運、非常快意的事”。
前程無憂的發展,其實并非一帆風順,也有過十分艱難的時候。2000年、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全球經濟放緩,9.11事件后眾多跨國企業招聘計劃凍結,2003年又遇到SARS事件,形勢似乎從來不是一片光明。在最艱難的時候,甄榮輝有沒有過后悔,有沒有想過放棄?
“我們知道人才服務這一塊肯定是值得做的,即使最早在北京的東花市小學起步的時候我們也看得見。香港《南華早報》的招聘周刊有200多頁,我們的《前程招聘專版》到現在還沒有發展到200多頁。所以,我知道成功的機會肯定是有的,而且這個機會只有在中國才能找到。日本的人才網站每年幾十個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我相信我們有一天是能做十億美元的。但是你說是哪一天呢,我也說不出來。你說到底有多長時間呢,你到底要做多少東西才能得到呢,這個可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信心我是一直有的。”甄榮輝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選擇。
據新浪財經報告顯示:從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間,前程無憂營業收入就增長了25倍。到2002年,整個財年度實現盈利,銷售收入約2000萬美元,2003年銷售收入為3544萬美元,增長77%。2004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為438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0%。“我們不斷加快速度開設辦事處,現在已在全國20個城市開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我們又不斷開發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招聘獵頭、培訓測評和人事外包等十多項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我們的產品線很長,服務很深入,和客戶的聯系緊密。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優勢。”
四年前甄榮輝放棄貝恩的百萬年薪而出任前程無憂6萬年薪的CEO時,他的計劃是將51JOB運作上市,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他心中還有一個更宏偉的夢想——要做一間中國人的GE公司。在甄榮輝理想中,“當企業成為一個行業或企業群里的典范,它的影響力可以超過它規模的數倍甚至數十倍。譬如GE公司,它的影響力是全球的,經營GE不再是經營一個企業那么簡單,它在經營企業人的思想,它在與世人分享領先的管理經驗。現在,前程無憂還很小,但我希望有一天,前程能像GE公司那樣成為行業典范,影響更多的中國企業乃至跨國企業。”
這不是一個5年10年的工程,20年夠不夠呢?“在我退休之前,我希望能夠實現這個愿望。”甄榮輝又開始了一個新的人生計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