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啟興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原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
■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
■搞好整體規劃和區域布局
■完善壯大產業配套體系
■培育自主創新加快研發
■建立新能源科研公共平臺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原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任啟興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然而,以石油、煤炭為代表的常規能源逐漸枯竭,已成為當今人類社會不可回避的現實難題,應盡快出臺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毋庸置疑,我國必須把發展新能源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任啟興認為,加快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實現與常規能源的替代,已成為未來能源利用的必然趨勢。
“隨著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共識在全球范圍的確立,加上一系列促進新能源發展政策的出臺,我國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開發迎來了空前熱潮。但由于沒有國家統一的新能源發展戰略規劃,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任啟興表示,隱患的主要表現:一是各地區各自為政、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已經凸顯。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已經有18個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并制訂了地方性發展規劃。另外,有近百個城市把太陽能、風能作為城市的支柱產業。在當前新能源市場培育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盲目的擴產、提高產量、打價格戰,必然導致產能過剩,最終形成“泡沫”。盲目發展的惡果已經在光伏產業有所體現。目前,風電設備和多晶硅已被國務院“點名”出現“產能過剩”。二是新能源領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滯后,分散在各地的研發力量相對薄弱。許多高技術材料和設備仍依賴進口,一些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尚未突破,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行業發展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怪圈中。三是由于沒有國家級規劃,新能源開發思路、發展方向及重點不明確,影響了企業投資的信心。四是與國外相比,我國新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相對滯后,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缺少針對性、系統性的財政補貼政策、稅收減免政策、專項資金制度以及消費激勵制度,而且相關政策之間統一協調不夠。
據任啟興介紹,目前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先后制訂了新能源發展長遠規劃。為保證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長遠發展,從國家、整體層面上對新能源發展進行總體科學規劃已經顯得十分必要而緊迫。應盡快制訂國家級的新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一是要制定科學完善的行業規范和標準,在市場準入上設立審查制度;
二是要搞好整體規劃和區域布局,避免各地區各自為政、一哄而起和重復建設;
三是要完善壯大產業配套體系建設,拉長產業鏈;
四是要注重培育自主創新,加快研發、提高產品質量;
五是要建立國家級新能源科研“公共平臺”,整合科研力量,提高新能源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