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近年來,西藏積極加大太陽能產品的使用,并相繼實施了“陽光計劃”、“科技之光”、“阿里光電計劃”、“村村通電先導項目”等太陽能推廣應用和研究示范項目。太陽能資源在西藏的綜合開發利用,使西藏17萬多人依靠光伏發電圓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電燈夢,近50萬農牧民因使用各種太陽能產品而受益,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西藏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實施太陽能專項計劃的省份。
太陽能灶:從拒絕到接受
20世紀80年代初,西藏太陽能研究、開發、利用開始起步,主要以光熱為主,90年代進入了較快發展的時期。
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針對西藏群眾缺乏生活燃料的實際,引進了太陽能灶。但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阻力。西藏能源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員挨家挨戶送太陽能灶,但是農牧民群眾不愿接受。在這種情況下,科技人員通過深入、耐心的講解,由點到面在西藏范圍內推廣太陽能灶,使廣大農牧民群眾由拒絕到接受,并組織科技人員對引進的太陽能灶進行改造和自主研發,使西藏太陽能灶技術逐步從成熟到完善。到目前,西藏太陽能灶達26萬臺左右。
據統計,太陽能灶的廣泛使用,使西藏群眾每年每戶可節約柴火1000公斤左右。現在,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不斷改進太陽能灶的基礎上,又組織科研力量開發研制出了便攜式、折疊式輕便太陽能灶。因其成本低、使用方便,普遍受群眾喜愛。
太陽能房:節能又干凈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在太陽能科技工作人員的研究和廣泛推廣作用下,太陽能房技術在西藏的阿里、那曲等地區得到廣泛利用。
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說,西藏秋冬季節氣候寒冷,2007年,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西藏的部分學校、民房建筑中開展了被動式太陽能房技術和建筑保暖措施相結合使用的實驗。實驗表明,采用以上技術后,被動式太陽能房室內溫度至少比室外高10℃,基本能滿足冬季采暖要求。
利用被動式太陽能房技術解決冬季采暖問題,不但節省能耗,而且清潔干凈、省工省時,使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學生學習環境大為改善。截至目前,西藏推廣被動式太陽能暖房、溫室、牛羊暖圈等300萬平方米,是全國太陽能應用率最高,應用面積規模最大,用途最廣泛的省份。
太陽能光伏發電:開發應用廣泛
自1990年開始,國家先后在西藏實施了幾個影響力很大的光伏發電項目:“無水能無電縣電力建設計劃”、“西藏阿里光電計劃”、“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送電到鄉”工程等。此外,青藏鐵路、氣象臺站以及駐藏解放軍邊防哨所、武警部隊、公路系統等也都大量采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
相關負責人說,西藏高原地區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推廣應用和關鍵設備的研制可為解決西藏乃至我國西部其他地區用電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