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北京國際車展的前一天,中國自主品牌奇瑞汽車與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運作提供基礎設施者Better Place在北京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奇瑞將與Better Place聯合開發量產型可更換電池電動汽車應用方案,并研究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解決方案,切實有效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民用化普及,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實力。
隨著世界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和能源逐漸短缺,全球開始注重環保和能源問題,各國也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擺上日程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近兩年來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在發展的同時,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紛紛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應抓住機遇,找準方向,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力爭走在世界前列。
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熊良平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研發步伐,目前已具備了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條件,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關鍵零部件體系,開發了一批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小批量整車生產能力,在部分城市開展了小規模示范應用,為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推廣提供了技術、產品和運行經驗的保障。
熊良平說,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制造體系逐步建立,自主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中國國內許多企業已開始涉足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研制和生產,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縮小。
在客車制造最高水平的國際博覽會比利時第20屆客車展覽會上,由中國自主品牌安凱客車自主研發的安凱G03EV純電動客車,作為全場唯一的一款純電動大客車引起廣泛關注。
當天,其他各國的電動客車均為人力推著進場,而安凱客車是被人駕駛進入場地。當奔馳集團旗下的客車公司EVO BUS總裁石克先生在見識到安凱這款純電動大客車開進會場時發出感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得真快!”
記者在安凱公司乘坐該款純電動客車時發現,駕駛此電動車不用掛擋,加速即可,也沒有熟悉的油門轟鳴聲,乘車環境舒適安靜。該車的底盤比普通公車低不少,老年人上下車安全方便;臺階下還隱藏著一塊伸縮板,殘疾人乘著輪椅可上下無阻。
熊良平告訴記者,目前在歐洲尚無12米以上的大型純電動車,而安凱目前已在北京、大連、合肥等多個城市投入將近200輛大型純電動公交車。2010年1月在合肥開通的18路公交線是全球第一條純電動公交車線路,30輛18路純電動公交車均為中國自主品牌安凱制造。
“中國在傳統汽車技術上也許落后世界十多年,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很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一個機會。”熊良平說,“相比其他汽車技術,國內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與海外車企相差甚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