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作為2009年清潔能源行業投資之最的風能,近年來以迅猛的速度搶占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份額。
丹麥可再生能源咨詢機構BTM在其全球風能報告中指出,風能占到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50%,大約一半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來自風能,這足以看出風電受青睞的程度。
風能資源豐富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我國首次風能資源詳查中獲悉:我國陸上離地面50米高度達到3級以上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約23.8億千瓦;我國5~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表示,我國陸上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內蒙古的蒙東和蒙西、新疆哈密、甘肅酒泉、河北壩上、吉林西部和江蘇近海等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僅這些地區的陸上50米高度3級以上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就達18.5億千瓦。
由此可見,我國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是巨大的。
BTM機構分析指出,目前來看,中國成為風電最成功的市場,2009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3750兆瓦,也是2009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與之相比美國的新增裝機容量近10000兆瓦,歐洲為10738兆瓦。
中小風電行業需規?;l展
能源的優勢必然帶動風電設備行業的發展。中國風電設備產業在這5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4年僅有76萬千瓦的裝機量,2009年則可能達到2000萬千瓦裝機。競爭格局也在短短幾年被改寫。2006年,外資風機新增市場份額為55%以上,到了2008年,主角就變成了國內企業及合資公司,高達76%。
近年來,隨著“綠色照明”、“節能減排”政策出臺,以及廣大偏遠地區及農村能源清潔發展的備受關注,特別是在大型風電設備制造業出現產能過剩苗頭的情況下,中小型風電進入眾多業內人士的視野,而中小型風電的發展也被列入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成為風電行業的一支異軍突起的力量。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電設備分會副秘書長沈德昌介紹,我國的中小型風電產業是根據國內用戶需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國內技術力量,從70年代末逐步發展起來的小型能源產業,產品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國產化率可達到100%。上世紀80年代,國家提出要解決偏遠地區農牧民用電問題的號召,中小型風力發電機在解決偏遠地區農牧民供電問題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已能批量生產100W 到50 kW 的中小型風電機組。近年來,由于我國小型風力機在風光互補路系統、通訊基站和油田等領域的成功應用,已開始形成了規?;a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