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去留爭議
鐵觀音稀土超標,也讓國內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再次來襲:長期飲用鐵觀音是否有害?而國家茶葉稀土含量標準也成為外界質疑的重點。
事實上,曾錫文也認為此次稀土超標爭議最大的一部分,來自低量的稀土攝入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一假設:“我看到網上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還沒有權威的出處。”
根據2005年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茶葉中的稀土含量為≤2.0mg/kg。
曾錫文表示,目前全球其他國家都沒有對茶葉中的稀土含量進行規定,而中國這份標準,也在2010年取消。“我認為這份標準,以及是否會對人體有副作用,都值得探討。”
2010年8月4日,衛生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取消了稀土在食品中限量的規定。在該征求意見稿的編制說明中也指出:“參照國際上對稀土元素的管理及我國相關食品的現實,取消對糧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馬鈴薯、綠豆、茶葉等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
上述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專家表示,稀土超標的食物直接吃肯定會有害的,但是茶葉又是不同。稀土有一個特性就是微溶的,一杯茶葉水中的稀土僅可能有20%遷移到茶湯中,另外超過80%的稀土會殘留在殘茶中。該專家強調,有的蔬菜中的稀土含量限值定的更高,都照樣吃下去。
該專家指出,中國是一個富稀土的國家,“對于設定的指標,如果不執行,消費者會認為政府和檢測機構不負責任;如果執行,國內的產品都會多少有點含量,怎么去執行?”
正是看到限值標準對農業的影響,2010年的新版征求稿才取消了這一規定。另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美國和臺灣地區等均無食品中稀土元素的相關管理要求。
據該專家透露,尚未正式出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可能還是要取消限值標準,但這未得到官方證實。該專家認為,“最好是有一個控制,不然取消了,茶農都會效仿使用含稀土肥料。不取消,限量值可以改大一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