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價格、款式、性能這些最基本層面的競爭后,馬秀慧重新定位企業目標:讓普通消費者都能使用上全球最好的節能燈。為此馬秀慧將企業的名稱和品牌也確定為歐普,“‘歐’意味著當時全球最好的節能燈在歐洲,要向其看齊;‘普’意味著普及大眾”。
堅守品質防線,改善管理,有效控制成本,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歐普不但逐步收復了失去的節能燈市場,還贏得了更多的客戶。
打了翻身仗的馬秀慧夫妻倆開始全力以赴地去捕捉家居照明行業新的亮點,豐富歐普的產品線。“我不喜歡賣普通產品,別人都在做的產品我就不愿意重復進入”,經過一番考察,馬秀慧發現,吸頂燈不論在造型上還是光照效果上都比原來普通的燈具有很大突破,于是果斷拍板上馬吸頂燈項目。產品上市后果然反響熱烈,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目前,歐普吸頂燈的銷量做到了全國第一,而且遠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行業里也習慣把吸頂燈稱之為“歐普燈”。
>>開闊眼界“去趟日本整整難過了一年”
盡管當時的歐普起步沒多久,但在行業內已逐漸確立江湖地位,然而一次到日本考察的經歷卻深深刺激了馬秀慧夫妻倆,“我們整整難過了一年,人家的產品那才真正叫好,無論自己的產品還是國內其他知名企業產品,都無法與之抗衡”。
引進日本三菱的原料,投巨資與日本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一系列的舉措就是為了能夠真正掌握別人的先進技術。
為了讓普通消費者都能享受到歐普的光明,馬秀慧再次打破行規——一改照明產品市場的坊店式獨家經營、等批發商上門要貨的傳統,歐普開始在中山以外建立從省會城市的專業市場到地級市乃至縣鎮級的分銷網絡。到目前為止,歐普在內地除西藏自治區外,每一個省份都設立了分公司、運營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并在各地密布了6000多個銷售網點,3500多家專賣店。各專賣店下面設分銷商,層層配送,統一治理,減少中間各環節的積壓,提高流通速度和對市場的響應速度。
2004年,歐普在迪拜成立首家海外分公司,隨后韓國、馬來西亞等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了歐普的代理。參與國際化競爭,為歐普謀求全球化經營奠定了基礎。
“成人達己。”馬秀慧很欣賞這句話,用這句話來描述歐普和供應商、經銷商等合作伙伴的關系再貼切不過:在達成自己事業目標的同時,也成就了他人。據悉,去年歐普年銷售額達到了16億元。
>>百年夢想“貼牌只會讓你滋生惰性”
“單說賺錢,10年前我就能過很好的生活了”,面對市場依靠貼牌滾動財富的現狀,馬秀慧告訴記者,歐普成立之時,董事長就確定,歐普要做百年老店,核心競爭力就是做自己的品牌,絕不做貼牌生意。
多年前,公司有負責人接了貼牌單子,也確實給公司帶來了利潤。但是,馬秀慧還是毅然停止了這方面的業務。“如果繼續做貼牌,生意是可以增長更快,但是你做了人家的品牌后,就會自然滋生惰性,沿途的花草樹木會讓你分心的。”
“我最欣賞的狀態是身、心、靈的完美契合”,馬秀慧告訴記者,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總是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對燈光癡迷的馬秀慧無時不關注光、研究光,而這也往往給自己帶來很多美好的創意。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例子:一個化妝者本來想化一個淡妝,在鏡子里審視的效果也不錯,但一走出去卻變成了濃妝艷抹,把人家嚇了一跳,弄得化妝者很尷尬。于是歐普就研制出了一款鏡前燈,以良好的寫實性燈光,保證了化妝的效果,讓化妝者在室內從鏡子里看到的效果和在陽光下的效果完全一樣。
歐普每年用于研發的資金就占銷售額的5%以上,投資1500萬元的歐普照明檢測實驗室正在建設中,并將申報國家級實驗室,公司每年研發的新產品多達400多個,平均每天都有一個以上產品問世。但是堅決砍掉貼牌業務的歐普銷售額80%還是來自國內市場,“這并不影響歐普走國際化品牌道路”,馬秀慧淡淡一笑:這個目標其實并不遙遠,畢竟做成全球品牌,是我的夢想,也是每個歐普人的夢想。
為愛奮斗成就一生事業成長篇
馬秀慧說她從事的是一項光明的事業,她常常為此感到自豪。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的時刻,一想到有那么多人在歐普燈光下享受親情、友情、愛情時,馬秀慧心頭便涌起一股暖流,她和歐普不僅是在制造燈具、傳播光明,為消費者送去美好的情感,送去真摯的愛,馬秀慧更愿意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愛,去追求光的美麗,去照亮更多人的生活和情感。
-成長故事
三歲送人
還在馬秀慧三歲時,生母與后來的養母到同一家醫院里就醫,一名醫生對當時懷有身孕的生母說:你們家孩子多,卻又不養起,不如送一個孩子給隔壁病房的那個沒有孩子的病人吧。就是這名醫生的一句話,改變了馬秀慧的成長命運。
“那時家里很窮,聽大人講,三個月都沒有米吃了,每天就是玉米羹和點野菜,可自己不喜歡吃,餓得皮包骨。”直到今日,馬秀慧都不明白當時領養自己的父母是如何面對附近人們對自己的指點:“這夫妻倆心腸怎么這么好,就是領養個孩子也領個健康好看的啊,可她那么丑!”
“慶幸的是,爸爸媽媽非常愛我,他們總是很清晰地告訴我對與錯,我的成長沒有受到任何一點扭曲。”馬秀慧說,媽媽對她寄托的希望也很大,特意給自己取名為“秀偉”,就是希望自己自強不息,做個優秀偉大的人,后來這個名字因到家里登記戶口的人耳誤,從此身份證就變成了“秀慧”。
那時自己是知道送給別人家了,馬秀慧也因此學會了“討好”父母的本領,譬如到親戚家做客,自己能回來將親戚家的各種情況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很高興。“一個孩子從自己親生父母那里享受到愛,也許會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對于我來說,養父母對我這么好,我就覺得我將來一定要回報他們的愛。”直到今天,回答記者提出的“小時候您思考最多的是什么”的問題時,馬秀慧脫口而出:出人頭地,孝敬父母。
為愛私奔
從小就想回報父母卻碰到了重大難題:一邊是養育自己的父母,一邊是自己深愛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王耀海。這個看上去有點木訥、家鄉在偏遠農村的男人一開始并沒有得到馬秀慧父母的信任,總擔心寶貝女兒會吃虧的兩位老人始終不同意這門親事。因為那時父母已經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私營企業家,家境變得富裕,馬秀慧完全可以做個富家小姐。
在與男友分分合合的痛苦抉擇中,-孝順的馬秀慧做出了連自己都驚異的決定:帶上借來的十幾萬元跟男友私奔南下廣東創業,并在心中暗暗發誓:“現在是回不去了,但將來我們一定要人財兩旺、衣錦還鄉,讓父母接受我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