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要對得起跟隨我的團隊
說來說去,人生活在物質的社會里,最關鍵、最基礎的東西,還是要提供良好的物質待遇。這不僅是人的精神滿足和物質享受,它其實是一種保障。在萬達:
第一,提供超一流的高收入。我們集團現在有5個行業,每一個行業都對應它在全國的工資水平來形成競爭力優勢。因此,萬達的員工收入還是非常高的,可以說不是中國級的,而是基本達到世界500強的收入水平。
第二,提供人性化的關懷。我們六年前就實現帶薪休假,每人每年最少6天,多至20天。還在昂貴的中心區寫字樓里建有健身中心,讓員工免費去健身、運動。集團要求各公司每年不少于組織5次集體活動,由公司出錢,大家一起出去玩一玩,促進感情交流,以建立良好的企業人際關系。
第三,集團提供“終身保障制度”。幾年前我說過一句話,如果萬達員工,不論高管或普通員工,退休后要靠退休金來保障終身和養老的話,那就是我們公司或者我做得失敗。要終身有保障,就是要公司好好發展,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為什么從住宅地產轉型商業地產,做商業中心,五星級酒店?就是要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使企業能夠長壽百年。如果沒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十年后企業都找不到了,談何終身保障。
我的想法核心就是,要對得起跟隨我的團隊。我們已經發文:部門經理以下的員工,退休時按退休前5年的工資總額一次性給付現金。比如你退休前一年收入20萬,那你一次性就拿走100萬;我們還有不到400名高管,我就把我自己的股權稀釋,無償贈送給他們。股權值多少錢?開始大家很高興,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你公司沒有上市,股權的價值不確定,這個政策也就缺乏推動性,所以我現在在積極推動萬達的商業地產公司盡快上市。上市的目的:1,給我們企業建立良好的外部監督機制,我們的內部管控機制是很好的,但還不夠,還要建立外部監督機制,這樣在我創造者退休或有了什么問題后,企業不會倒。2,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員工的股份具有流動性,什么時候想變現或者急需用錢,他可以立刻套現,而不是名義上的東西。
讓這個公司很陽光
關愛員工,還要講文化。企業要有一種良好的追求,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使員工看得見這個公司很陽光,很健康。對于優秀的企業文化,我們也有一個工程:
每年推薦讀一本書,由總裁會推薦后買了發給員工,這個我們堅持好多年了。讀書后,一是要求員工寫一篇過500字的筆記,就這么點,這你怎么也要翻一翻吧;二是每個公司自己組織一次演講。全國70多家公司,演講后選出第一名,到集團演講,再評出一二三等獎,出版演講集,放上他的照片,就作為一種鼓勵。三是每年出一本故事集,就記載公司的好人好事,對員工也是一種激勵。四是每年一次年會,這是萬達企業文化的第一品牌,鼓勵員工,很感人。每年還有一次“良心之旅”,員工要選他公司當地一個最窮的村去訪貧問苦。并且,公司不發錢,由個人捐助。
我們干房地產的,員工房子好解決,原來是無償分房,現在不能這么做,我們就給員工付首期,每人30萬。更高層次的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部門經理以上的還有車補,每月幾千塊錢。員工有房有車,收入又高,他就會發生變化,成天就是數說著怎么錢多一點,怎么房好一點,怎么辦?那就讓他們去看看最窮的人過的是什么日子。每年這個活動回來后,員工寫很多文章,非常感嘆,說沒有想到其實不遠的地方就有這么窮的人家。我們要讓員工知道感恩社會、公司和你的團隊,你的成就不完全是你自己的功勞,是你趕上了大時代、大趨勢,社會、企業、組織,加上你稍微努力,才能有今天。但是,還有很窮的人需要幫助??傊?,要讓員工有良好的心態對待社會,懂得幫助窮人。
良好的文化熏陶、物質待遇、人際關系、事業平臺,才能為員工和企業創造出幸福指數。
萬達點評:勞資:從對手轉換為伙伴
拉爾斯·科林德
公司和員工是對手?
在談及與員工的關系時,我會用到“伙伴”一詞;在談及供應商和其他外部伙伴時,我會用到“網絡”一詞,用以表示一個組織和其他相關方構建的“雙贏”關系。
考慮一家公司或其他什么組織,從看它的年報去尋找它的價值,多數情況下你找不到什么,眾多組織在沒有用文字表述價值的情況下也做得不錯。任何組織其實都有自己的價值基礎。最重要的價值是:組織如何看待客戶、供應商及其員工。
在形成文字的公司價值中,最??吹降目谔柺牵?ldquo;員工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盡管你會質疑把人比作如建筑和設備一樣的資產是否合適,但是其意義在于該公司尊重員工的技能、知識和意見,這也很好。
問題是那些口號常常淪為花哨的裝飾,而實際卻反其道而行之:公司根據它的短期需要隨意決定員工的去留,而同時又在口口聲聲說員工是其最重要的資產;各個公司建立了越來越詳盡而嚴格的控制系統,卻同時又說他們對員工絕對信任;公司和工會處于永無休止的對峙狀態,卻又大談公司像個大家庭……
大多數管理者只是很簡單地認為,公司和員工是對手,這就是他們的心智模式。實際上,公司完全可以與其員工成為伙伴。公司如果想突破它的衰亡,甚至死亡周期,保持持續發展,公司就必須做到與員工榮辱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