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伙伴:中電國際新能源
在鄂爾多斯項目仍待時機開工的節(jié)骨眼上,F(xiàn)irstSolar又與中電國際新能源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這一耐人尋味的舉動被質疑是否是為前者曲線鋪路的一種策略。
對此,F(xiàn)irstSolar的公司高層一再強調后者并非針對前者,與中電國際新能源的合作是其在中國業(yè)務的自然延伸,并且與其接觸也可以早早追溯到公司2009年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在白凱文看來,中電國際新能源可能并不是國內太陽能領域的佼佼者,但其投注于新能源的遠見卓識以及公司本身的影響力是更值得考慮的因素。據(jù)悉,中電國際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上級單位為國家五大發(fā)電集團之一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起碼,初入中國的FirstSolar希望找到更多可靠的合作伙伴,而與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大型的央企合作,不管從產(chǎn)品和資金的角度,還是從爭取政策支持的角度,都不過是最容易想到也最方便的捷徑。
根據(jù)FirstSolar與中電國際新能源的協(xié)議,雙方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一方面在華合作開發(fā)太陽能光伏項目,另一方面共同探尋中電國際新能源在美國及其他國際市場的太陽能項目投資機會。
卡倫巴說:“中國與美國同為發(fā)展太陽能的重要市場,有著巨大潛力。本協(xié)議的簽署將為中美兩國企業(yè)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內的合作模式提供一個范本,也將為FirstSolar與中電國際新能源在其他國際市場的合作帶來更多機會。”
盡管是全球光伏設備制造行業(yè)的領頭羊,盡管懷揣讓太陽能發(fā)電成本降至可與傳統(tǒng)能源發(fā)電成本媲美的雄心,但FirstSolar畢竟初來乍到,其推崇的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對于遍地是晶硅的中國市場來說相對陌生;其希望中國政府的太陽能政策更透明、一致、可行的呼吁也透露出他鄉(xiāng)異客的迷惘。實際上,這一呼吁也是5月10日發(fā)布會上,公司高層反復提及的一句話。白凱文明確表示,之所以如此重視第一次合作的鄂爾多斯項目,也在于試圖借此了解今后在中國應該采用的商務模式。
一方面是FirstSolar尋求中國政府在政策上的更大支持,另一方面國內廠商也在對抗外來大亨。對于2009年FirstSolar與中國相關部門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國內廠商質疑政府補貼美國公司的合理性,同時表示,如果中國政府提供的保證收購價格太高,不但給予FirstSolar不合理的利潤,并且因為排擠效果,將影響今年向中國境內的其他能源公司提供補貼。這一反對呼聲也被看作是FirstSolar的鄂爾多斯項目遲遲未能上馬的原因之一。在內資還是外資的問題上,答案本該不言自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