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里的“知”、“曉”,也有角度和立場問題。有可能是“意氣相投”,有可能是“志趣相投”,也有可能是“利益相投”。大部分是“同志式”的,也有部分是“朋友式”的,但也不排除“哥們式”的,甚至是“幫派式”的。“同志式”的有益,“朋友式”的無害。但是,“哥們式”和“幫派式”對組織的健康發(fā)展危害很大,尤其是在人事調整期間這部分人的活動可能更為活躍。因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并毫不留情,堅決予以打擊。這也許就是在人事調整期間,要反復強調嚴肅組織人事紀律,嚴處串通賄選的原因吧。那些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損害群體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人是“害群之馬”、“過街老鼠”,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壞蛋”。我曾多次大聲疾呼,反復強調:敢于抓“壞蛋”,善于抓“壞蛋”,讓“壞蛋”無處藏身,這是領導者的基本職責。
其實,問題遠遠不止這么簡單。由于多種原因,一個單位內部的人事問題是非常復雜、非常敏感的問題。正式進入單位的職員,無疑是通過了組織遴選,具有相當才能。但是,當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形成了新的人事布局和人際生態(tài),在人事布局和人際生態(tài)環(huán)境演化中,人的品性與才能沿著不同路徑發(fā)生持久演化。第一種情況是,搶占先機,一馬當先,如魚得水,盡顯本領,業(yè)績優(yōu)異,成為領導身邊的紅人,大家公認的人才,我將其稱為“顯才”。在干部任用時,當然要首先考慮使用“顯才”。第二種情況是,雖身懷技藝,但缺乏主動,機會不足,大腳穿小鞋,窩心屈才,業(yè)績平平,不顯山露水。我將其稱為“隱才”。在干部使用時,要考慮給“隱才”創(chuàng)造更多顯示才能的機會。第三種情況是,在原來單位有顯著表現(xiàn),是身懷技藝之“顯才”,但在進入一個新的單位后,由于人才“扎堆”,不經意間,在小池子里的“顯才”到大池子變成了“庸才”。這部分人,需要自我修煉,增強本領。第四種情況是,在人事布局和人際生態(tài)演化中,位商意識不足,心無定向,胸無正事,志氣漂浮,長期“打游擊”,不會“正規(guī)戰(zhàn)”,我老家人稱其為“狗游”。這種人偶爾也會出色表現(xiàn)“一招兩式”,令人稱道。將其可以叫做“游才”。人事安排要為“游才”釘錨。第五種情況是,嚴重缺乏位商意識,胸中無事,手中無活,特別是在經歷挫折之后,心態(tài)扭曲變形,不知反省反而變本加厲,不按常理出牌,“招式怪異”,招招傷人,導致人事關系惡化,并陷入“智慧陷阱”,這不滿意,那不順心,似乎唯獨自己“長得俊”,別人都是“丑八怪”。我將其稱為“邪才”。讓這部分人“改邪歸正”,雖然難度很大,但必須盡力而為之。當然,由于政策原因進入的人員另當別論。一個處于上升階段,并力圖有所作為的組織,需要將每個人的潛力發(fā)揮至極致。
毫無疑問,人生的晉升機遇是有限的,但絕不是只有一次。其實,晉升機遇是一組“機遇束”。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經過機遇鏈條,不斷打開機遇大門,不斷延伸機遇路徑。如果錯過了一次一時的機遇,不要悲觀失望,自毀長城,后面還有機遇迎面而來。人們常說,機遇是給準備好的人的。所謂“抓住機遇”,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早早做好迎接機遇的準備工作。常言道“水到渠成”。千里大堤,毀于蟻穴。所謂做足準備,就是從一點一滴做起,日復一日,循環(huán)累積,積跬步成千里。如此,當機遇再次迎面而來的時候,才不至于擦肩而過,失之交臂,一錯再錯,一悔再悔。
一個健康成長的組織,自當公正公平地向其所有成員提供完整的晉升“機遇束”。一個健康成長的人,自當善抓晉升機遇,修煉持久抓機遇的能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