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mitable!”(無法模仿的)
此時,曾峰琳已經動起了另外一個腦筋。為了讓臭豆腐更具有品牌效果,曾峰琳與老板商討開了一家“中國臭豆腐”專賣店,“5元8小塊的臭豆腐是貴了點,但比起國內的小攤子經營,開個專賣店老百姓才覺得新鮮、干凈,肯定有人覺得值。”
開業第一天,顧客排著長隊,但都是當地華人,只有幾個澳洲人聽了介紹覺得稀奇才湊熱鬧來了。曾峰琳知道要想把生意做大,必須讓澳洲人認可臭豆腐。
曾峰琳通過多次試驗發現,先把臭豆腐通過油炸至黃色,再用荷葉包裹,在煎牛排的時候,放入底部,臭豆腐和荷葉的香味都會浸入到牛排里,這比澳洲正宗的牛排更香氣逼人。曾峰琳把這起名為“中國牛排”,這“中國牛排”一面市,立刻引起了愛吃時髦東西的澳洲人的興趣。除了堂食,曾峰琳還提供包裝外帶,他為臭豆腐量身定做了一個精品包裝盒,客戶完全可以攜帶方便,送給親戚朋友也拿得出手。
曾峰琳的專賣店生意越來越紅火,這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東西,讓許多澳洲人紛紛豎起大拇指:“Inimitable!Inim-itable!”(無法模仿的,獨特的)
越做越有膽識的曾峰琳拿出了一份計劃書,他竟然要把臭豆腐店以連鎖專賣的形式加以發展,有統一的店內裝潢設計,統一的包裝盒設計等等。
在曾峰琳的成功經營下,到2006年10月,他已經在澳洲開了18家連鎖店,年純利潤高達1百萬美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