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上游的制造業,大部分日本光伏企業所受影響有限。日本主要光伏生產商包括夏普、三洋、京瓷等,他們的大部分生產基地都在日本西部。目前只有部分工廠因為電力、供水以及余震問題無法正常生產。
上述多晶硅企業相關負責人稱,“其實日本制造在全球光伏領域也不是特別大。而且這次地震也是區域性,不是影響整個日本的。”
不過,此次日本地震卻對中國臺灣光伏企業友達光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友達光電是全球第三大的薄膜液晶面板(TFT-LCD)制造企業,2010年營業額為163億美元,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9%。
近年來友達光電大舉進軍光伏領域,其中包括自2009年開始,收購日本多晶硅廠M.Setek的逾50%股權。M.Setek的工廠位于仙臺與相馬,正好處于此次重災區。由于斷水斷電,M.Setek何時能夠復工至今仍然未知。
M.Setek工廠生產的多晶硅雖然不具備成本優勢,但品質達到了電子級別。友達光電太陽能事業群總經理陳建斌2月份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日本工廠扮演著技術創新的角色。友達光電生產的SunFortePM318B00光伏組件據稱轉換效率高達19.5%,為全球最高。
歐洲市場“利好有限”
相比直接影響,更值得關注的是,間接的“替代效應”。
在日本核電危機發生兩天后的3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對德國核電工廠安全和更廣泛能源戰略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評估。其間,該國于1980年之前建造的7個核反應堆將被關閉。
在法國,幾十年來對核能的嚴重依賴首次遭到質疑。法國第一大黨社會黨也放棄了幾十年來支持核能的立場。
作為世界第一大光伏應用市場,歐洲對核電的反應固然迅速,但是這種反應要傳導至電力市場,進而帶來對光伏企業的利好,恐怕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
“我預期歐洲核電的份額不會產生驟變,因為想用其他能源替代核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歐洲委員會能源總司國際關系與拓展部部長Paula Abreu Marques上周接受《中國能源報》采訪時表示。
另一個問題是,核電替代能源的選擇項并不僅限于光伏。事實上,默克爾4月15日將與德國的16個州州長討論未來能源結構的問題。德國的計劃包括擴展海上風電場和建造更多的天然氣發電廠來填補核電未來可能出現的空白,目前的資料顯示這一計劃并未提及光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意大利宣布了暫緩核電建設一年。但是就在4月1日,意大利政府出臺了新的光伏補貼政策,從當日起至2012年底,將光伏補貼削減15%~20%;2013年-2015年將光伏補貼再削減30%~35%。這一幅度相當巨大。據悉,意大利政府削減光伏補貼的理由是遏制該國光伏市場過熱。
上述多晶硅企業相關負責人向早報記者稱,“你看德國和意大利,他們的光伏削減政策執行連貫性還是比較強的,沒有因為這些國家核電政策的變化就出現劇變。風電以及光伏如果大規模運用,都存在一個如何儲能以減少對電網影響的問題。”
瞿曉鏵坦言,“歐洲光伏市場將會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因為經過幾年的發展,簡單的快速增長期應該快要結束。”
瞿曉鏵認為,當太陽能發電量占整個電網量1%都不到的時候,增長速度再快,也不會對電網產生大的影響。“但當其變成了整個能源體系中非常重要貢獻者的時候,就必須要跟整個電網以及其他一些電力方式互動了,這時候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前這種野草狂長般的時期應該是結束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