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諾水務的白云幫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說,雖然企業使用海水淡化水的前期成本較高,但是從長期來看,業內有這樣一組數據統計,水電聯產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大約是每立方米4元到5元,獨立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大約是每立方米6元到7元,這里的“制水成本”是一個“完全成本”,也就是說,把較長一段時期內的購買成本、建設成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維護成本等前期、后期的各種成本加總,得到的是制水成本,再沒有別的成本。“青島市工業用水的價格大約是每立方米從3元到6元不等,再加上排污費等費用,我們假設企業使用自來水的平均成本是每立方米5元,那么它和海水淡化水每立方米4元到7元的成本差不了多少。”他說。
白云還表示:“海水是穩定的資源,海水淡化水的制水成本不會提升,只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降低。而全球淡水資源緊張,自來水的水價是有可能上漲的,那么企業用自來水的成本就會提高;如果干旱使企業缺水、斷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算"成本賬",企業使用海水淡化水也是比較合算的。”
哪些企業適合用海水淡化水
長遠來看,企業使用海水淡化水的成本與使用自來水的成本持平,并且能夠規避自然災害給企業帶來的用水風險,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使用海水淡化水。什么樣的企業適合購建海水淡化設備?適合的企業又該怎樣選擇設備?
蘭海系膜工程有限公司的王工程師表示,一般來說,近海的企業使用海水淡化水有優勢,但如果當地的淡水資源也很豐富,并且價格較低,那么從成本角度考慮,企業可以延用自來水,反之則可以采用海水淡化水;距離海洋較遠的企業,如果當地淡水價格較高,也不要輕易選擇海水淡化水,因為企業要考慮到鋪設管道和運輸的成本。
白云認為,是否適合使用海水淡化水,企業除了考慮地理位置,還應該考慮自身的規模。“規模較小的企業購建海水淡化設備成本較高,投資回收期也長,所以要慎重。規模較大的企業,或者幾家企業組成的工業園區,可以考慮使用海水淡化水,因為成本相當于攤平了,對企業經營的風險也比較小。”他說,“除此之外,使用鍋爐或者用水需求較大的企業,如鋼鐵廠、化工廠、煉油廠、發電廠等企業可以考慮使用海水淡化水。”
適合使用海水淡化水的企業怎樣挑選設備?王工程師說,蘭海生產的設備有大有小,售價從幾萬元、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規模和需要來選擇;蘭海也會根據企業的需求為其推薦設備,并為企業提供安裝和使用指導服務。
白云說,企業根據自身的用水需求量可以大略計算出購建設備所需的經費,進而知道可以購買哪一款設備。“業內有一個計算方式,用企業每日的用水量乘以8000元/噸/天,結果就是購建設備所需的經費額。8000元/噸/天指的是每天每噸水8000元,這是業內根據以往積累的數據測算出來的平均值,類似于一個系數。”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