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突出
據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工程師朱忠軍介紹,當前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煤煙型污染作為主要污染類型長期存在,城市大氣環境中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問題沒有全面解決;同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尾氣污染愈加嚴重,灰霾、光化學煙霧、酸雨等復合型大氣污染物問題日益突出。臭氧、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11種污染物是現階段對我國居民健康有顯著影響的主要污染物。
據《30個中外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評價結果》,我國空氣中二氧化硫污染尚未完全解決,部分地級以上城市污染仍然嚴重;但自2005年后,全國城市年日均濃度最大值開始逐漸降低。
2001年以來,我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氮日均濃度在2—77微克/立方米間波動,均達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但這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自2000年開始,我國二氧化氮年均值二級標準由40微克/立方米放寬到80微克/立方米。據衛星資料,我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存在大面積二氧化氮污染,其污染總負荷呈快速增長趨勢。
有研究表明,光化學煙霧污染和高濃度臭氧污染頻繁出現在北京地區和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呈現區域性大面積污染,今后一段時期,預計我國大氣中臭氧濃度還將繼續增加。
另外,據文獻調查數據,我國城市大氣鉛濃度水平普遍高于國外發達國家,國內各城市大氣鉛濃度水平相差較大。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大氣鉛濃度相對較低,其他一些工業城市大氣鉛濃度較高。
《評價結果》還顯示,全國113個重點城市PM2.5的濃度水平均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準則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