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假設1: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達30%。
.jpg)
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各不相同,如美國,地廣人稀,垃圾填埋土地資源豐富,焚燒處理率約為25%;如英國,地質的特殊結構形成了天然的填埋防漏層,填埋處理成為首選,焚燒率僅10%;如日本,土地資源緊缺,焚燒率高達66%。考慮到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及處理有一定的半徑限制,處理廠通常建在城市周邊,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大而填埋用地日益緊張。我們認為假設中國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率為30%是比較合理的。
基本假設2:假設未來(至2020年)垃圾年產生量與現在持平。按照國家統計年鑒數據,2003年至2008年我國城市垃圾清運總量基本維持不變。我們認為不妨將此假設作為低值情景考慮。
基于以上2個假設,可估算出2020年底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應達到20.5萬噸/日。對比現有7.4萬噸/日的處理能力,2010-2020年間應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3.2萬噸/日。
假設垃圾發電上網電量為200千瓦時/噸,則需新增發電機裝機容量1320MW。假設40萬元/噸的垃圾焚燒設備投資額,則完成新增處理能力需要的設備投資額達526億元。這其中不包括設備更新換代的需求。
BOT項目盈利情況優良
假設處理能力為1000噸/天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若垃圾發電上網電量以200千瓦時/噸計,則每年上網電量達73000兆瓦時。上網電價以0.58元每千瓦時計,則全年電費收入為4230萬元,合每噸垃圾發電收益116元。垃圾處理補貼以50元每噸計,則全年補貼達1830萬元。總收入6060萬元,合每噸垃圾166元。垃圾焚燒穩定運營的成本以80元每噸計,則全年運營成本達2920萬元,利潤率52%。考慮到15年后國家取消電價補貼,則上網電價減為0.33元每千瓦時,全年電費收入降至2410萬元,在此條件下利潤率達31%。
而從上市公司年報數據來看,2009年設備商毛利約65%,工程商毛利20%-50%,先行者毛利高于新進者。垃圾焚燒項目從上游設備商至下游工程商及運營商都能到達較好盈利水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