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具有官方色彩的央企電動汽車聯盟和Top10電動汽車聯盟外,一些企業間自發組織的電動汽車聯盟也已經啟動。
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韓永貴向記者透露,由北汽控股公司牽頭成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自去年成立以來運行良好。與《規劃》相呼應,由北汽福田、美國IBM公司、中信國安(000839,股吧)盟固力、伊頓公司共同組建的新能源可持續交通系統國際聯盟也在上周正式成立,聯盟各方將發揮在清潔車輛、電池技術、能源存儲、智能電網以及可持續城市規劃與開發等不同領域的專長,在全球有序安全經濟、有效和清潔的交通系統等各個領域展開合作。
銷售現狀尚不樂觀
《規劃》對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提出了具體的數字要求: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要達到初步產業化,市場保有量超過50萬輛(目前還未確定是50萬輛還是100萬輛);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化和市場規模要達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
但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開發任務極為艱巨。
“各方合作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重要,但更加需要消費者這一最為重要 '合作方’的積極參與。”汽車分析師李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銷售現狀依然不太樂觀,配套設置不足、售價過高是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阻礙。
電動汽車專家錢良國多次強調,只有電動汽車的經濟性、市場性和實用性全部解決,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才可能被帶動起來,但目前條件仍未成熟。
此前,比亞迪推出的雙模電動車F3DM被比亞迪看作是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車型,但目前銷售業績平平。
上周,國內五個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之一的長春市正式建成電動汽車充電站。然而據長春市電業局內部人士透露,除了少量公務用車之外,在長春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一輛私人使用的純電動汽車。
但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院士表示,在技術問題和市場配套設施完善之后,對于完成《規劃》中提到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標持樂觀態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