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
缺少資金扶持難以實施?
能效標識制度為何會陷入有標準無監管的尷尬之地?
“缺少資金支持!”記者查閱了能效標準制度實施五年來的眾多資料,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若虹在接受媒體質詢時屢次提到,資金缺口是能效標識制度發展的一根軟肋。
據她透露,雖然能效標識制度一直受到國家重視,但從2005年3月1日實施至今,國家財政并沒有為此撥過專款。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組織常規運作的經費只能依靠企業,但遠不夠支持其進行全面性的抽查工作。
這令作為監督者的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顯得很尷尬。“一方面拿人的手軟,另一方面也確實沒有經費進行監督。”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抽查工作需要動用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成為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尋求有效辦法使能效標識“誠信”,這是能效標識制度實施以來所面臨的最關鍵問題,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可以由各地節能管理部門、質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所轄區域內能源效率標識的使用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另一方面,可以嘗試從源頭上治理,不再由企業自行檢測產品能效,改由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進行檢測。
對此,王若虹傾向于依靠各方聯合,加強監督,“行業協會和企業建立自我監督機制,地方職能部門配合檢查”。而第二種看似更直接的手段,則由于缺乏資金和足夠的檢測能力而顯得不切實際。
■鏈接
能效標識制度實施進度表:
2005年3月1日,空調、冰箱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2007年3月1日,洗衣機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2008年6月1日,燃氣熱水器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2009年3月1日,電熱水器和電磁爐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2010年3月1日,電風扇、電飯鍋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2010年6月1日,空調將實施新的能效標識制度;
2010年下半年,平板電視、計算機、微波爐、打印機、機頂盒將開始實施能效標識制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