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今年沙塵暴 煤塵比較多》,以下是節目實錄:
女:大家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去年冬天北方的大雪低溫天氣,讓很多人以為,2010年的春天不會再遭遇沙塵天的困擾。然而,上個月一場席卷全國16個省份、范圍達180萬平方公里的特大沙塵暴,給了我們一個意外。而根據氣象部門的監測,今年春天,沙塵天氣還將會不定期的光顧,這場沙塵暴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它對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
全國沙塵暴情況回顧,專家作出沙塵成分分析
料峭的冬日剛剛過去,一場前所未有的沙塵暴即席卷了半個中國。3月16日,甘肅發布黃色預警。沙塵暴首先在甘肅民勤等地出現,隨即而生的揚沙天氣迅速蔓延至甘肅全省。幾乎在同時,從蒙古高原上卷起的彌漫黃沙隨著強勁大風席卷南下,不到三天,就幾乎淹沒了北中國。隨后, “沙霧”隨西北風一路而南,經西北和華北跨越黃河,越過長江,向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進發,直達香港和臺灣地區。據國家林業局荒漠化監測中心監測,沙塵天氣影響的中國國土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受影響人口約2.7億。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證實,此次強沙塵還漂洋過海,波及朝鮮半島、日本,波及面為近五年最廣。
這場沙塵暴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中國氣象局運用“亞洲沙塵暴數值預報模式”進行了估算,僅僅從3月19日到3月20日,一天時間,北京地區的降塵總量就累計達到15萬噸左右,相當于每個北京人能分到10公斤沙塵。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人體會遇到哪些危害?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氣化學研究中心主任莊國順:毫無障礙地進入鼻腔,進入人的肺部,進入人的血液,根據很多研究結果,會導致引起人類,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莊國順,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氣化學研究中心主任,大氣環境化學研究專家,曾在美國長期從事大氣環境化學和海洋化學的研究。回國后,莊國順的研究團隊,多年收集沙塵暴樣本,分析砂塵塵氛,進行大氣環境研究。2010年3月20,當強烈的沙塵暴橫掃上海市的時候,他通過自己的觀察點,發現這次沙塵暴中出現了一類強污染物,這些污染物不但改變了大氣的環境質量,而且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的疾病隱患。
莊國順:沙塵跟沿途的污染物,相互混合,以致傳輸到全國各地。
沙塵暴當中,到底摻雜了什么可怕的污染物呢?為了弄清真相,記者來到了張國順設在復旦大學一棟樓頂上的沙塵暴的測繪點。鏡頭中的這個儀器引起了記者的好奇。
莊國順:大氣當中的顆粒物,通過這邊進去以后,透過這個濾紙進去以后,我們就采到我們所要的。
記者:沙塵暴當中的灰塵
莊國順:留在了上面。
莊國順拿出了3月20日沙塵暴經過上海時他們檢測到的濾紙。
莊國順:這張濾膜就是那天大沙塵暴來臨的時候,我們采的樣品,只有三個小時這是樣品,平時就是這個樣子,那天濃度很高,所以你看顏色就很深。
那么,那天的沙塵暴,到底在這張看似神秘的紙上留下了什么?莊國順又會在這張紙上有怎樣的發現呢?
莊國順:這是一臺原子發射光譜,(樣品處理后)能分析到非常低的濃度的一些元素,3月20日從樣品的分析我們發現很重大的問題。
經過分析和比較,莊國順發現樣品中所含的砷、硒、銻三種元素的濃度非常高。據此他大膽的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莊國順:這三種元素只能從煤里面來,說明沙塵暴帶來了大量的煤礦里面的煤灰,帶來的一些元素,很重要證明了沙塵暴能夠把我們中國廣大地區煤礦里面揚起的沙塵帶到各地去。
莊國順目前正帶領著一個課題組從事國內大氣環境的相關課題研究,為此,他在全國設立了12個觀察點,全天不間斷地進行采樣觀察。從沙塵暴行進的方向以及我國煤礦的分布,讓他推斷出了這些不速之客的來歷。
莊國順:這次沙塵暴發源于,蒙古國的西南部經過我國北京,到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到了福建的泉州,我們可以看到,到上海之前沙塵暴經過了我國煤礦的大部分產區,比如說這邊的內蒙古,這邊的陜西山西河北這些地區都是,我國煤礦主要產區因此它在沿途過程當中所有的煤灰它都能夠帶上來。
正因為沙塵暴所夾帶的礦石類污染物含量較高,因此此次沙塵暴的垂直高度較低,對環境和人的影響也較大。
莊國順:我們做了好多年研究,沙塵暴傳輸(高度)都是在3公里到5公里之間,這是3公里這一次非常明顯,20日到21日之間這一塊是沙塵,它都在一公里以下所以這就形成了我們這一次所得到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沙塵運動軌跡比平時要低很多,它都是在一公里以下。
對這些細微的沙塵,我們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呼吸困難,一出門身上車上到處都蒙上一層土,實在難受。沙塵里還攜帶了大量煤灰和這么多對人體有害的礦物質。而且據專家的監測,沙塵暴當中的這些礦物質是逐年增加的趨勢,它們從哪里來的呢?記者決定到位于沙塵暴上游的內蒙古去一探究竟。
過度露天開采對環境的破壞,造成居民生活的嚴重影響
這里是準格爾旗薛家灣鎮的三寶窯子村,沙塵暴對于村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村民們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即使不刮沙塵暴,他們村莊也是常常被灰塵包圍。
村民:你看這窗臺上,全是這樣的灰,你晾出處咱們的白衣服,白天晾出去,到晚上都是黑的。
記者:那放哪兒晾呢?
村民:就家里頭,洗衣機烘干,放家里面晾嘛。
村民帶記者來到了一間僅僅幾個月沒人居住的房間。
村民:這地下是鋪的地板鉆,你看這土有多厚。
不僅如此,就連外面的野草也被染成了黑色。
記者:這也是被污染了是吧。
村民:對,顏色變了,變成黑的了。
村民們告訴記者,本來這里就是旱區,土地貧瘠。最近這幾年,村子里幾乎一年四季都是塵土飛揚,嚴重的時候,莊稼都沒法種。
村民:夏天這個莊稼種起來以后,天又干旱又沒雨,風沙一刮,刮在這個葉子上,太陽再以暴曬,它全死了,活不了。
村民們說,因為這里的環境實在太惡劣,很多的村民都搬到了別的地方居住。
村民:這個地方多少有辦法的,都到外邊打工去了,也有到城里面薛家灣(市區)住的。
記者:像這樣搬走的有多少?
村民:現在年輕點的都走,年老的走不了的到別處都生活不了,都在這里住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