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走勢嚴峻而微妙,未來幾年很可能呈w型演進態勢,即經濟低迷與短暫復蘇交替出現。金融危機顛覆了原有美國主宰的全球金融體制,破壞了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金融業的信心和聲譽,體制的重新建立和信心的恢復都需要時間。對于一些出口型企業來說,走走停停的世界經濟更是讓人心里沒底。
作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利用大國,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經得到過國際的認可,太陽能熱水器生產技術甚至被力諾瑞特輸出國外。去年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上傳出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已達到4200萬平方米,國內銷售額約為57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5%;出口方面也達到2億美元,增長了66.6%,但目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形勢,讓人不得不為太陽能熱水器出口捏把汗。
國際需求低迷太陽能企業堅持內銷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歐盟、日本以及其他發達經濟體都紛紛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方案,各國政府與央行的“聯手”,加上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政府的協同干預,正在對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因素形成某種“合圍”,勢必導致經濟陷于長期衰退與短期復蘇交替的境地。
金融危機的到來,造成人民幣持續升值,匯率不斷走高,這對我國太陽能行業大型企業出口無疑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專家提示,在金融危機沖擊下,國際需求將會有1-2年的低迷期,這將迫使太陽能行業紛紛將戰略調整為以內銷為主。作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出口企業之一,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將繼續堅持內銷為主。
國內經濟尚在掌握太陽能發展如魚得水
雖然經歷了三十年的市場化制度轉型,但中國市場化轉型迄今遠未完成,政府參與及干預經濟能力依然超強。這種超強能力不僅表現在各級政府對經濟微觀主體活動的控制程度上,而且表現在政府對關鍵資源的控制上。除了占國民產值近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外,政府還控制著幾乎所有土地和礦產的供給。這些顯然是中國經濟與美、歐等成熟市場經濟的最大不同之處。既然我們的經濟依然處在政府政策可控范圍之內,那么面對依然嚴峻而微妙的經濟形勢,也就沒有理由驚慌。
國家良好的發展形勢也為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國家政策“家電下鄉”、《新能源法》以及地方掀起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都讓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如魚得水。有專家預測,“綠色經濟+結構增長”將是2010年中國經濟主旋律,世界經濟所有風險都難以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作為目前新能源中最具環保和經濟價值且發展正盛的太陽能行業來說,未來中國的綠色經濟又將是一片藍海。
金融危機逼迫產業升級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制造國與消費國,技術水平國際領先。但由于沒有嚴格的行業準入標準,同樣也造成了大量的“作坊式”、“游擊式”企業進入,傍名牌、傍名校企業大量泛濫,留下了一系列的產品質量、售后服務、行業信譽等問題無法解決,行業洗牌和重組迫在眉睫。
業內專家認為,短期內經濟危機會給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帶來壓力,但是這無疑也會加速行業重組與洗牌,對于規范太陽能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或許這將成為太陽能產生升級換代的發展轉折點。據介紹,金融危機情況下,大中型品牌企業將會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實施營銷戰略轉型、開發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甚至是引進外資來緩解壓力。而對于一些沒有自主技術實力、缺乏品牌意識的作坊式小企業來說,勢必在此次危機中難以容身,只能退出市場。這對于太陽能行業進一步升級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內銷政策讓太陽能行業“開閘泄洪”
金融風暴來襲,我國政府采取積極措施,投入大筆財政資金通過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等途徑來拉動內需。作為以節能環保為使命的太陽能行業,業內專家和企業家也是積極尋求突破,謀求破解金融風暴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對于太陽能能夠入選“家電下鄉”名單,業內人士早已期待已久。2008年歲末,國務院辦公廳鏗鏘拍板,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這一政策的出臺,已經預示著太陽能推廣春天的到來。
借助家電下鄉,各大太陽能熱水器品牌不斷升級理念,創新產品。如力諾瑞特推出的“青花瓷”系列,將具有濃郁“中國風”的元素融入產品外觀,開創太陽能向時尚、品位感升級的時代。力諾瑞特還在全國啟動了1.5萬個太陽能救助中心,讓太陽能服務實現全國無縫覆蓋。在下鄉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國內銷售額約為57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5%,既推動了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又實現了拉動內需的要求。(本報記者張云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