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社會的服從和敬畏自然,到農業社會的利用和改變自然,再到工業社會的征服和掠奪自然,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發生著劇烈的變革。如今,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動植物物種大量滅絕等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以征服和掠奪者姿態出現的“黑色”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就是“綠色”生態文明。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思想意識上實現三大轉變: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轉變;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模式轉變;從把增長簡單地等同于發展的觀念、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
這對于尚處于工業化早期的我國來說,挑戰是巨大的。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雖然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東方智慧卻使我們更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藝復興以來就主導人類的“物化文明”,成為生態文明的領軍者。我們期待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能真正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