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本報北京新聞會客廳:高碳產業舞起低碳發展大旗
———煤炭大省山西探索轉型之策
嘉賓
謝克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茂設:全國人大代表,晉城市委副書記、市長
張家勝:全國人大代表,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黨總支書記
李晉峰:全國政協委員、省商務廳副廳長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的經濟如何發展?
3月的北京,這一決策令人關注。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宣告: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其中,“刻不容緩”四個字,更是直接表述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堅定與迫切。
緊鄰首都的山西,同樣感受實踐著這份迫切和堅定。不是意識超前、提前預知中央決策,而是“一煤獨大、結構畸重”的經濟發展方式讓這個煤炭大省在2009年曾深陷“泥潭”、歷經“寒冬”。
“不變則罔、不進則退”。經歷了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山西轉變發展方式的信念與腳步更加堅定,高碳產業亦可低碳發展,秉承著這個理念,能源大省山西已經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3月10日,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部分代表委員走進本報北京新聞會客廳,就能源大省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共謀轉型之策、共獻發展之言。
借科技將煤炭轉為烏金
全國人大代表謝克昌是我國第一位煤化工領域院士,也是山西本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近年來,他的研究一直關注在煤炭能源的潔凈、高效利用方面。他認為,中國的化工能源結構和山西豐富的煤炭資源決定了山西必須是一個能源供應基地,這個現狀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但煤炭帶來的遠遠不僅是簡單的開采利用、可憐的初級價值和環境的嚴重破壞。煤炭應該是老天爺厚待山西人,埋藏在山西人腳下的烏金。無論是作為能源還是化工原料,煤炭經過深加工都可以增值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山西要做好煤炭轉型這篇文章,必須堅定發展低碳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精深加工技術,堅持用科技創新挖掘煤炭還不為人知的巨大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省商務廳副廳長李晉峰對謝克昌的觀點深有同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國都在努力通過科學技術革命成果帶動經濟發展,中國傳統的忽視資源環境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適應未來低碳發展趨勢,必須要抓住機遇,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