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高層動態 » 正文

溫家寶: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

發布時間:2010年3月9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

        初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氣氛熱烈,暖意濃濃。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3月5日上午隆重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4.3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9.66%和13.14%。


        溫家寶在回顧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時指出,2009年,安排預算內資金,支持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等項目2983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空調500多萬臺、高效照明燈具1.5億只。繼續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88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萬平方公里。加強“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治理。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


        溫家寶說,今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今年發展環境雖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臨的形勢極為復雜。今年重點要抓好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等8個方面的工作。


        溫家寶指出,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有保有壓,把錢花在刀刃上。繼續向“三農”、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傾斜,支持節能環保、自主創新和欠發達地區的建設。優化信貸結構。落實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有效緩解農戶和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完善家電、汽車以舊換新和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按7.5%征收。加強和改進投資管理,嚴格執行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和產業政策,切實防止重復建設。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


        溫家寶強調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一要以工業、交通、建筑為重點,大力推進節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實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形成全社會節能的良好風尚。今年要新增8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燃煤機組必須同步建成并運行煙氣脫硫設施。二要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立方米、垃圾日處理能力6萬噸。三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和能力建設。抓好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工作。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廢物回收利用、余熱余壓發電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四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增加森林碳匯,新增造林面積不低于8880萬畝。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


        溫家寶說,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要擴大用電大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完善農業用水價格政策。改革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擴大排污權交易試點。推進資源稅改革。認真解決企業改制、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勞動爭議、涉法涉訴等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福清市| 浪卡子县| 来宾市| 嘉善县| 陈巴尔虎旗| 高安市| 永仁县| 且末县| 莱芜市| 丰原市| 乾安县| 阿城市| 徐水县| 普安县| 阜平县| 海南省| 普格县| 那坡县| 娄底市| 镇江市| 汾西县| 奉贤区| 和田县| 阜康市| 新宾| 靖州| 襄城县| 美姑县| 咸宁市| 博兴县| 凭祥市| 兰溪市| 衡南县| 合作市| 柘荣县| 福泉市| 沧州市| 陕西省| 桐庐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