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2009年我國電力工業節能減排回眸

發布時間:2010年1月4日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

  雖還沒有結束,但已接近尾聲,這是一盤圍棋的收官階段;戰場的硝煙尚未散去,新的戰役已經打響,烽煙就是警報。


  回眸2009年的電力工業節能減排,正是這樣一番情景:“十一五”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經過整個電力行業艱苦卓絕地不懈努力,已基本提前一年完成,而區域性、復合型等大氣污染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與挑戰又呼嘯而至,新一輪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提前展開。


    收官之態
    “十一五”指標提前完成


  電力行業“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主要包括:供電煤耗、火電平均廠用電率、線損率、發電水耗、電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脫硫機組投運容量、現有電廠二氧化硫達標率等。曾記否,在“十一五”規劃實施一年之后,溫家寶總理于2007年3月指出:“全國沒有實現2006年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而在此刻,電力行業已能夠自豪宣布:通過積極推進“上大壓小”,不斷優化火電結構,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等結構調整措施和煙氣脫硫、高效除塵、空冷等工程技術措施,以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管理措施,我們已經提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全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做出了決定性貢獻。乙丑歲末盤點節能減排,電力行業為人民交上了一份滿堂紅的答卷。


    收官之作

    環保行動多點開花 


  上大壓小提前收官


    2009年是國家推行“上大壓小”政策的第四年,小火電機組關停進展順利。繼2006年關停314萬千瓦、2007年關停1438萬千瓦(超額48%完成當年任務)、2008年關停1669萬千瓦(超額28%完成當年任務)之后,2009年關停小火電機組2124萬千瓦,共累計關停5545萬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計劃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目標,每年可節約原煤64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8億噸,促進了我國火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脫硫建設亮點繁多


  “十五”末期,我國投運的煙氣脫硫裝置容量僅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13%,根據中電聯初步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新投運脫硫機組容量約9500萬千瓦,裝備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占燃煤機組總量的比例將超過70%,如果加上具有脫硫功能的循環流化床機組,則比例將近80%,再考慮到一些純凝小機組還要繼續關停,可以說,沒有二氧化硫控制措施的火電機組已經屈指可數。事實上,五大發電集團中的中國大唐集團及北京、貴州、山西等部分省份,脫硫火電機組裝備比例已經基本達到100%。


  在脫硫工藝選擇方面,雖然仍然以石灰石-石膏濕法為主,但氨法脫硫、海水脫硫、循環流化床脫硫等技術也因地、因廠制宜地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尤其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氨法脫硫技術在2臺13.5萬千瓦燃煤機上兩爐一塔(煙氣量相當于單機30萬千瓦)應用成功,成為新亮點。


  “十一五”以來,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降低,已由2006年最高的1350萬噸,下降至2008年底的105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績效值由2006年的5.7克/千瓦時下降到3.8克/千瓦時,預計2009年將低于3克/千瓦時。“十一五”期間,電力行業將幾乎全部承擔全國二氧化硫總量減排任務,為總量減排目標的實現做出重要貢獻。


  在提高火電廠煙氣脫硫裝備能力的同時,由脫硫公司建設、運行脫硫裝置的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進一步發展,專業化脫硫公司以國家出臺的脫硫電價及相關優惠政策為基礎,承擔電廠脫硫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及日常管理,這種市場化機制對規范脫硫產業健康發展、提高脫硫設施運行可靠性將起到積極作用。


  供電煤耗世界先進


  供電煤耗是全面反映電力工業結構、技術、管理的綜合性指標。截至2009年11月,全國供電標準煤耗由去年的345克/千瓦時下降到339克/千瓦時,進入了“340克時代”,提前實現“十一五”末供電煤耗355克/千瓦時的目標,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結構調整深入展開


  火電新增規模比重持續降低,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節能環保型燃煤發電機組比例持續提高。


  我國在運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達到21臺,正在建設24臺,成為擁有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現役火電機組中,30萬千瓦以上機組占到67%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投產電力裝機容量累計達3301萬千瓦,其中水電等清潔能源1104萬千瓦,占全部新增容量的33.45%。


  2009年,國家核準了三門、海陽、臺山三個核電項目6臺機組,在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達到19臺,占全世界30%以上,成為全球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在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后,我國風電取得跨越式發展,裝機容量幾乎每年翻番,已經建成了100多個風電場,1.5兆瓦機組成為主力機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海上風機成功并網發電,預計全年新增風電裝機8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年底增至2000萬千瓦。


  2009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太陽能補貼扶持政策,《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對光伏并網項目和無電地區離網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給予50%及70%的財政補貼,太陽能發電正向著“一元時代”的目標邁進。


  電網節能降耗改造力度加大,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條±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和1000千伏交流輸電示范工程,輸電線損從9.64%降為6.07%,累計下降了3.57個百分點。


  發電權交易結出碩果


  目前,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在我國電力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但是,具有相同理論基礎和異曲同工之妙的發電權交易卻結出豐碩果實。


  自2008年3月《發電權交易監管暫行辦法》實施以來,電力企業在遵循電網安全、節能減排、平等資源、公升透明、效益共享的原則下,積極實踐。據報導,2009年河北省電力公司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中交易電量占全網購電量比例排名第一的企業,共簽訂發電指標有償替代交易協議88份,涉及被替代小機組70臺,容量327萬千瓦,替代交易電量127億千瓦時,全年共節約標煤11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6萬噸。


  2009年11月5日,東北電網公司、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華能伊敏煤電公司、華能新華發電公司簽署協議,首次實現了跨省發電權交易,對在更大范圍內降低發電能耗和污染排放,推動電力市場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


  需求側管理初見成效


  我國電網企業具有法律、法規賦予的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職能,承擔著供應和銷售電能的任務,具有與廣大用戶密切聯系、分配電力資源、掌握用電信息和進行負荷管理的先天優勢,在電力需求側管理上發揮著主體地位和關鍵作用。據統計,國家電網公司共建設了25000余個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項目。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從2007年起開展的需求側管理為核心的“綠色行動”,在電力供應側、需求側甚至發電側采取綜合措施,為提高綜合能效水平進行了積極探索,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年節約電量46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50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5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涟源市| 榆林市| 山西省| 大庆市| 运城市| 白朗县| 论坛| 东港市| 平顺县| 罗定市| 余江县| 济宁市| 朝阳市| 伊金霍洛旗| 肇庆市| 阜康市| 深圳市| 邯郸县| 柳州市| 高唐县| 那曲县| 嘉黎县| 新余市| 沧州市| 梅河口市| 绵竹市| 宜都市| 平武县| 固始县| 灵寿县| 巴里| 原平市| 和林格尔县| 平罗县| 乐东| 南部县| 永靖县| 都匀市| 云龙县|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