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河北廊坊、天津等地發現多處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等問題,環保部對此進行回應,表示將制定整治方案,污水處理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上;2017年環保督查行動持續推進,北京、上海、重慶、江蘇、四川等地頻現鄉鎮污水處理廠“吃不飽”“曬太陽”現象;有業內人士透露,第二批PPP資產證券化項目即將推出,污水處理企業占了半數以上。今年以來,環保污水處理方面新聞不斷,市場關注度也有望隨之升溫。
業內認為,隨著“環保法”“水十條”的出臺,今后大的投資會轉向城市水體修復方面,鄉鎮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涉膜水、包括內河治理、構建水生態系統等水環境治理、涉及管網和綜合管廊等泛水和涉水業務都將成為資本和企業關注的重點。在城鎮污水處理市場趨于飽和的背景下,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將成為新藍海。未來幾年,全國各地的農村污水市場有望陸續得到釋放。據有關部門粗略估計,2020年村鎮污水處理行業可形成840億元的產值,2025年可達1300億元。
不過,面對這個千億級的市場蛋糕,有業內人士指出,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看似是美味,但真要吃到嘴里,難度卻很大。
對此,專業的
節能環保投融資服務平臺環投匯(www.huantouhui.com)認為,目前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問題有很多,困難也比較大。但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是農村污水市場最大的問題。由于商業模式、收費機制等各方面都不完善、我國尚未明確農村污水處理的管理和責任主體,導致了欠款問題頻發,投資環境極其不安全。
“此外,雖然污水處理等市政工程是當前PPP的熱門領域之一,但和其他領域PPP項目一樣,污水處理PPP項目也存在著監管力度不足、融資成本高、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與國企和大企業相比,中小微民營企業拿小項目容易、拿大項目難,社會資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攔在門外。”環投匯相關負責人表示。“多條腿走路”,在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的基礎上,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多類別融資渠道才是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的出路。
環投匯相關負責人認為,無論如何,隨著污水處理PPP項目的不斷成功落地,全國各地的農村污水市場有望陸續得到釋放。這對于一些污水處理企業,尤其是眾多中小型污水處理技術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高技術附加值的污水處理企業,將從提標改造及高標準的新建項目中分得可觀的市場蛋糕,同時也將更加獲得投資機構及大型環保企業的青睞。未來,污水處理產業的“大小”合作,“資本”和“技術”合作都將更加頻繁和緊密。環投匯作為節能環保領域投融資服務領導品牌,堅持把金融引導進環保產業,利用互聯網金融信息技術幫助節能環保領域的中小微企業獲得融資速度更快、透明度更高、參與度更深、居間成本更低、協作性更好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轉型、產業升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