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2中國綠色ICT (信息、通信和技術,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簡稱)產業發展論壇上,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向記者表示,IC T在促進其他行業節能減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進一步推動綠色ICT發展,工信部將主要推動五個方面的工作。另據一位參會人士披露,工信部正在研究擴大專項資金規模,并就此提議與財政部進一步溝通,以擴大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工業節能的范圍。
工業節能形勢“日趨嚴峻”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同時又是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最主要領域。”楊鐵生表示。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處長侯潔則告訴記者,隨著電信業的高速發展,電信網絡高能耗所帶來的問題日趨嚴峻。
對于工業全行業節能形勢,楊鐵生透露,在存量上看,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耗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的比重,已經達到73%以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在增量上看,2011年,全國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長9.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9%。
受工業節能影響,侯潔表示,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節能工作進展并不順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 .01%,距離2011年初制定的3.5%的節能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楊鐵生判斷,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近期不會有大的改變。在國內能源資源緊缺和供需矛盾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工業節能減排對解決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能源問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具體到通信行業,侯潔表示,電信行業雖然屬于低能耗、低排放行業,但從總量來看耗電規模很大,隨著用戶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業務量的進一步增長,電信業耗電量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
“通信業節能減排的壓力巨大,潛力也巨大。”她說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電信業每年耗電量為200多億度,其中基站用空調每年耗電量達到70億度,這個數量預計將以幾何數量級增長。
對此,中國電信節能減排處高級工程師沈火林在會議間隙告訴記者,中國電信每個基站年耗電一兩萬度,全國分布著幾十萬個基站,年總耗電100多萬度,中國電信已經加大力度對基站的機房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工業節能的潛力已經較小,更多的是通過會務通等視頻會議系統的技術輸出,幫助其他行業進行工業節能。”沈火林說道。
ICT促工業節能政策路徑首披露
工信部相關人士23日告訴記者,據初步估計,ICT產業的碳排放總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但IC T技術應用于其他傳統工業,將能為工業節能做出98%的貢獻。楊鐵生則認為,信息通信技術在其他行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杠桿作用,“據專家測算,ICT在其他行業運用帶來的節能量,是其自身行業能源消耗的5倍”。
侯潔舉例稱,與其他行業相比,通信業在技術節能方面先行一步,目前已經通過大量技術應用手段———如手機信息、電視電話會議、電子郵件、智能化管理、智能交通系統、智能建筑等等,同時也擁有了一大批通信業正在應用的新技術———如“光進銅退”、新型低功耗基站、軟交換等,已被國資委列為技術節能的典型案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