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創傷還未撫平,福島核電站的幾次爆炸又把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位物理學家形容,核能像馬戲團里的猛獸,聽話時讓人備感歡樂,而一旦失控,后果又是那樣的不堪設想。在中東局勢推高油價之后,核電危機來臨之際,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
風能
12%的前景
先說風能,從目前美國、歐盟、中國風能產業的迅速發展情況來看,風能在世界新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和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分析,地球上可利用的風能資源為200億千瓦,是地球上可利用水能的20倍。
美國斯坦福大學大氣和能源項目的研究人員對11種非化石燃料進行排名,風能排名第一。
2002年歐洲風能協會(EWEA)與綠色和平組織發表了一份標題為“風力 12”的報告,勾畫了風電在2020年達到世界電量12%的藍圖。
目前風力發電機技術發展迅速,一臺現代風力發電機比20年前發電超過100倍,而風力發電場提供的電力已可跟常規電站一樣。2004年前,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4.03萬兆瓦,足以供電給歐洲大約1900萬戶家庭,約共4700萬人。
隨著風電成本的下降,風電的全球風能裝機上升了三成,所以在2020年前,全球有12%的能源供應來自風能完全是可實現的。這也可創造200萬個就業職位,和避免107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風能資源相當大,而且分布在各大洲。以現在的技術,風能可提供每年約5.3萬兆兆瓦時的電力。這是2020年世界能源需求預測的兩倍多,讓電力行業有十多年的時間提速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