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稀土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多,“稀土之殤”吸引了政府、媒體和民眾等多方注意。而最近,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在今年兩會上提交的一份關于提高稀土資源稅稅率的提案,頗受關注。該提案建議,有關部門通過提高稀土資源稅稅率,以經濟手段為主來調控稀土價格,維護國家利益,促進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其實本來占全世界總量的60%,但隨著近幾年無計劃、無節制的開發,目前的實際儲量已不足世界的30%。盡管稀土資源在快速流失,但過去中國的稀土產量卻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目前,中國稀土儲量僅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未來極可能需要進口。
由于稀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同時也對改造某些傳統產業,如農業、化工、建材等起著重要作用,很多發達國家每年都需要從中國大量進口稀土資源,然而這些國家也深知稀土資源的寶貴,并不在自己國家進行開采,更傾向于從中國以廉價的價格進行采購。同時,在稀土資源開采過程中對環境可能造成次生危害,更使得這些國家不會進行本國內開采。
2010年10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布魯塞爾出席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比重很大,遠大于儲量占世界的比重,我們沒有封鎖,也不會封鎖。要保持稀土可持續發展,不僅滿足本國需要,還要照顧世界需要,不僅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
多年來,為了解決稀土資源目前面臨的這些問題,國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治理途徑。比如在1998年,我國開始實施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許可證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此外,為防止這一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采以及濫挖濫采對環境的嚴重破壞,我國于2006年停止發放新的稀土礦開采許可證,并在2007年開始對稀土生產實行指令性規劃,并逐年減少出口配額以限制稀土出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