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沙區不是地球的“癌癥” 沙漠中發展低碳產業

發布時間:2009年9月9日 來源:人民網

....

  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知識型大農業 開辟旅游探險科考和光伏等新產業

  主持人:本報記者 熊 建

  嘉 賓:王文彪(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億利資源集團主席)

  劉 拓(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

  郝誠之(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副會長)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的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的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2009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日前在內蒙古七星湖舉行。論壇期間,記者就如何在沙漠中發展低碳經濟、如何用產業化思路應對荒漠化采訪了相關人士。

  換一種思維看沙漠

  問:我國的荒漠化程度有多嚴重?

  劉拓:據第三次全國荒漠化監測結果,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3.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6%。荒漠化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達16億噸,許多地段河床高出居民區3—4米;沙塵暴頻發,許多物種瀕危或消亡;東西部貧富差距加大;中國上世紀因荒漠化造成的碳流失相當于15.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通過長期的努力,我國荒漠化防治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實現了荒漠化土地的凈減少,由上世紀末年均增加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7585平方公里。

  問:面對荒漠化,除了防治,還有其他思路嗎?

  郝誠之:以錢學森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認為,應該換一種思維看沙漠資源,應該用知識密集型的沙產業理論,最大限度把陽光留住,發展低碳經濟,寓防治于開發之中。知識密集型沙產業的技術路線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既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作代價搞工業化,也不是搞單一的城市化,置沙區、荒漠草場農牧民的貧困于不顧;既有別于國外的“石油農業”,又有別于國內的“傳統農業”,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知識密集型大農業。

  王文彪:改善氣候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發展的主流。“沙漠生態新經濟”應該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

  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問:在沙漠中發展低碳經濟,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舒城县| 苗栗县| 广昌县| 崇仁县| 陆良县| 石楼县| 蓬安县| 沿河| 瑞安市| 宜城市| 收藏| 永安市| 久治县| 万安县| 内丘县| 泽普县| 东光县| 保康县| 仪陇县| 阳山县| 黄石市| 华容县| 沾益县| 开江县| 修文县| 平顶山市| 苍山县| 巩义市| 五家渠市| 石景山区| 铜川市| 无极县| 军事| 西平县| 丹东市| 巫山县| 大城县| 马公市| 交城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