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充電市場方面,擁有資源優勢的電力系統敏感度遠超過擁有網點優勢的石化系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在充電市場的圈地行動已經越演越烈,而此前一直踟躕不前的石化、石油兩大巨頭,也在中海油的“感召”下開始布局。
2010年1月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公開表示,月內可能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然而,新能源汽車這個最好的啟動契機并未如期而至。
3月12日,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可能參照財政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混合動力汽車最高每輛可享受5萬元的補貼,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
3月29日,有消息稱,補貼方案將延遲至7月1日公布,由財政部在負責牽頭制定該補貼方案,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參與其中。目前,補貼方式、補貼標準等關鍵問題仍未達成一致。市場期盼已久刺激強心劑再次落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啟動又將延后。
在補貼之外,在充電站建設、投資結構、電池技術、政策方向等方面,新能源汽車這個可能重組國際汽車產業格局的戰略領域在中國的發展還面臨諸多變數。
充電站的爆發式試水
全國第一家電動汽車充電站坐落在上海漕溪北路,占地面積400平方米,設有包括4個臨街路邊充電車位在內的9個充電車位。
這個2007年投建的充電站總投資508萬元,其中,對充電裝置研究費用投入就高達200萬元,“現在我們還沒對社會開放,主要為上海市政府班車、社會電動公交車、移動式電力營業廳等提供充電服務。”
在此充電的公交車司機說,他們多選擇晚上電價半價后來此處充電,“我們的車差不多1.2度到1.5度能跑1公里,如果按電費半價計算,每天也就不到200元。”
這家充電站的用地原屬于國家電網。在電動車充電市場方面,擁有資源優勢的電力系統敏感度遠超過擁有網點優勢的石化系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在充電市場的圈地行動已經越演越烈,而此前一直踟躕不前的石化、石油兩大巨頭,也在中海油的“感召”下開始布局。
國家電網今年計劃在公司經營區域內27個省市(區)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擬建公用充電站75座、交流充電樁6209臺以及部分電池更換站。以漕溪北路充電站的投資規模估算,2010年國家電網在電動車充電站方面的總投資可能達到在4億元左右。
南方電網副總工程師趙曼勇表示,南方電網公司首批電動汽車充電站 (樁)于2009年12月28日在深圳建成投運,建設規模為兩個充電站、134個充電樁,充電容量總計達2480千伏安。
面對著兩大電網轟轟烈烈的大舉挺進,中石化和中石油2010年2月還顯得非常保守,相關人士當時曾告訴本刊記者,他們在電動充電站項目的部署上還沒有具體計劃,暫不涉及。
僅僅兩個月后,這兩家壟斷著傳統能源市場的巨頭就按捺不住,投向了龐大新市場的懷抱。
據重慶市發改委消息,中石油和中石化有意與重慶合作,欲在現有的加油站增加電動車充電設備。加油站和電動充電站的同地共同運營存在一定技術上的問題,安全技術指標要求將更高,因此設備投入的費用將高于電網的純充電站的投入,但是石化巨頭具有網點渠道優勢,如果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其在多方競爭中依然占據著主動。
在新能源汽車走向主流的大趨勢下,電網公司完全可能取代幾大石油巨頭的地位,成為最大的能源巨頭。這個前景對石化雙雄無疑是最不想看見的結果。無論是積極圈地還是謹慎試探,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建設市場正在多方角力下被各路資金轟炸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