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占有石油,誰就占有了世界,因為它可以用柴油統治海洋,用高度精煉的石油統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來統治陸地。
——《石油帝國》作者 哈維·奧康納
2月16日,馬爾維納斯群島豐富的石油寶藏引發劍拔弩張事件:阿根廷派軍艦封鎖馬爾維納斯群島海路,而英國次日派出驅逐艦“約克號”為主的艦隊回應,兩國軍事沖突一觸即發。
日本《每日新聞》2月22日報道,一旦中國在有主權爭議的東海開發油氣田,日本政府就準備向聯合國海洋法庭起訴中國。
哈維·奧康納一早便在1955年所勾勒出石油霸權的威力。和平年代的海外油氣資源爭奪戰中,石油企業們是這個戰場上當仁不讓的主角。
三大石油公司領銜作戰,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已經成功實現多次逆襲。
回顧2009年的全球油氣交易,安永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指出,2009年年初,由于油氣價格下跌和資產市場疲軟,全球油氣資產價值走低,使許多有意進行資產并購的公司(如亞洲的國有石油公司)面臨良機,占據優勢。
去年在全球達成的油氣交易共837筆,交易總額達1980億美元,資產并購交易數量占總交易的66%。
其中,中國公司全年共宣布13起收購,除2起在非洲的資產收購因資源國國家石油公司行使優先權而未競全功外,11起獲得成功,交易金額近160億美元,是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油氣并購最多的一年。
當中尤屬中石油(0857.HK)的并購行動全球開花,遍及中亞、中東、非洲、亞太和南美五大油氣合作區。中石化2009年則成功突破了海外油氣資源千萬噸大關,花費88億美元收購Addax公司的大手筆,成為我國企業迄今為止交易額最大的一項海外油氣資產收購。
國有石油公司外,也有民營企業和主權財富基金以各種方式進軍海外油氣投資領域,表現突出的當屬新疆廣匯和中投。
截至2009年底,中國企業已在全球31個國家參與油氣勘探開發合作,累計投資額超過600億美元,其中2009 年對外投資超過200億美元。
1.貸款換石油
在2009年里??松梨凇⒀┓瘕埖攘髧H石油公司的凈利潤與2008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2009年前9個月,六家公司凈利潤合計559.85億美元,同比下降60%。
中石油面臨著類似的困難,其董事長蔣潔敏對此已有預料。在2008年底的老領導座談會上,他表示“集團公司2009年的發展將面臨嚴峻形勢和很大困難”。果不其然,隨后中石油的凈利潤下降了22%,為上市以來的首次下跌。
但出人意料的是,此時中石油并未收縮海外戰線,反而借機展開了逆襲,并順勢成為2009年海外并購市場的主角之一。
在去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中石油股份公司總裁周吉平表示,海外并購是中石油戰略發展的重點,也是經濟危機導致油價下跌的背景下難得的戰略機會。中石油在積極慎重地優選海外項目,重點是與資源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加強合作。
無獨有偶,蔣潔敏的老同事、中石化(0386.HK)董事長蘇樹林同樣希望趁油價走低加快海外并購,獲得規?;M庥蜌馍a基地。
這兩家企業并非僅憑一己之力闖天下,它們的海外擴張獲得了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工程師吳謀遠和金煥東告訴記者,“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資源國石油收入大幅下降、資金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中國與資源國政府間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進展,開創了‘政府指導,商業運作,金融促貿易,貸款換石油’的互利雙贏新模式。”
這種互利雙贏的新模式首先被應用于金磚四國中的巴西。
2009年2月,中石化、國家開發銀行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并于11月3日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三方將在兩國政府的合作框架下,開展融資和石油貿易等領域的合作。
為此,國家開發銀行將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與中石化之間的石油貿易合作為基礎,向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貸款100億美元,以支持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石油勘探、開采和煉化等領域的資本性投資。
中石化可獲得穩定的巴西原油供應。根據協議,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與中石化之間的原油貿易量將從2008年的平均300萬噸,在2010 年底前提高到平均1000萬至1250萬噸,遠期年石油貿易量達到3000萬噸。此外,雙方將擴大石油工程服務、煉化工程和物資裝備采購領域的合作。
“這項協議的簽訂預示著一個重要趨勢:未來西方石油公司在拉美能源控制力上有所減弱,而新興經濟體進軍拉美能源的步伐在逐步加快。” 拉美經濟研究協會研究員馬里奧·馬賽爾這樣指出。
“貸款換石油”的模式同樣適用于中亞和俄羅斯。
2009年4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與俄羅斯副總理謝欽在北京共同簽署了《中俄石油領域合作政府間協議》。根據此項協議,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俄羅斯則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模向中國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俄方將建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通往中國的支線,向中國提供為期20年(即從2011年至2030年)每年1500萬噸的石油。
根據協議,中石油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俄羅斯共同組建了“東方能源公司”,俄方持股51%,中方持股49%,主要業務是在俄羅斯進行地質勘探及能源項目融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