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壓縮機刮油環處漏油,產生的油污影響設備的美觀,增加了操作工定期清理的負擔。漏油如較嚴重,會導致空壓機潤滑油消耗,造成浪費。對無油要求的氣體,例如食品行業用PET壓縮機,活塞桿帶上來的潤滑油若滲入到氣缸,就會導致氣體被污染,還會導致活塞環、填料的過早磨損。 常規解決辦法通常解決刮油環漏油問題從下述方法入手:①檢查刮油環品質及彈簧松緊度。②檢查刮油環是否按標記對應裝配,刮油刃口是否朝來油方向。③刮油室回油孔是否在最低位置,回油是否暢通。④刮油環在工作時能否正常浮動,確保端面間隙合適。⑤檢查活塞桿表面質量。有時會發現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見效,此時自然就會想到改進刮油環結構,使其達到最佳效果的思路上來,結合本公司無油壓縮機刮油環改進的實例,介紹技術改進經驗。改進方案我公司生產的中壓無油壓縮機,為V型、兩列、三級壓縮,曲軸箱有油潤滑,氣缸無油潤滑,主要用于食品飲料行業供PET吹瓶使用。該機型運轉時發現刮油環處漏油,使用的刮油環是參照《往復活塞壓縮機 金屬平面填料第2部分:三斜口刮油圈》JB/T 9102.2-1999設計的,刮油環數量3組/列,按照標準的推薦,每組在來油方向端面開6個回油槽,寬度×深度尺寸為5mm×2mm(標準推薦的是4mm×2mm),刮油環配用的彈簧是按照《往復活塞壓縮機 金屬平面填料第5部分:密封圈和刮油圈用拉伸彈簧》JB/T 9102.5-1999設計制造的。針對刮油環的結構進行了如下技術改進:a、加大原有回油槽的寬度:來油方向端面6個回油槽由寬度5mm改進為15mm,改進后的結構大大加大了回油通道的面積。b、單組刮油環兩面均開回油槽,目的是增加回油通道。來油方向的6個回油槽數量保持不變,底部及中間的2組刮油環另一面再開3個寬度×深度尺寸為15mm×1mm的油槽,呈120°均布;最上端一組的刮油環另一面開6個15mm×1mm的油槽,目的是端面有油能及時回流。c、三組刮油環之間設置定位銷,刮油環由三斜切口改進為徑向切口有間隙的結構,避免刮油環相對旋轉,開口重疊的問題。 結束語通過技術改進,測試結果在對壓縮機結構不做任何修改的情況下,徹底解決了漏油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情況追蹤,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