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溶藥機
AU-500S / AU-1000S
桶槽規格:φ1000mm * H 1220mm / 1420mm
設備尺寸:L 1100mm * W 1100mm* H 2065mm / 2265mm
◆ 多槽專利設計,六槽:二槽攪拌、三槽熟化、一槽暫存,較傳統三槽式泡制效果更佳
◆ 獨特粉體混合技術,節省PAM粉劑用量,提升廢水處理效果
◆ 全自動化設計,自動送粉、補水、泡制,無需人員值守
◆ 外觀采購圓桶型設計,占地面積更小
◆ 材質以FRP及亮面處理技術,耐腐蝕性更好
定義:
將流態的原生、濃縮或消化污泥脫除水分,轉化為半固態或固態泥塊的一種污泥處理方法。經過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視污泥和沉渣的性質和脫水設備的效能而定。污泥的進一步脫水則稱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
脫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機械脫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適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適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
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具有較高的含水量,由于水分與污泥顆粒結合的特性,采用機械方法脫除具有一定的限制,污泥中的有機質含量、灰分比例特別是絮凝劑的添加量對于最終含固率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采用機械脫水可以獲得20%-30%的含固率,所形成的污泥也被稱為泥餅。泥餅的含水率仍然較高,具有流體性質,其處置難度和成本仍然較高,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減量。此時,在自然風干之外,只有通過輸入熱量形成蒸發,才能夠實現大規模減量。采用熱量進行干燥的處理就是熱干化。
●FRP單桶多槽專利外觀,獨創六槽式設計,結合一體成型玻璃鋼亮面制造工藝
●先行混合器,獨有錐型水幕專利技術,落料口不沾粘粉末,溶解更徹底
●SUS304雙斜矩型粉體儲槽,供料平順,不易卡料架橋
●SUS304中心螺旋式喂料器,粉量可調速,送粉穩定精準;配有防風罩,環境更清潔
●SUS304雙層三槳式攪拌總成,攪拌更充分;單一馬達運行,能耗更節約
●雙獨立液位計設計,防止無水操作
●ABS電盤全自動一體化控制,一鍵啟動,24小時運行,無需人員看守,安全穩定
●進水加溫器、干粉計量計、除濕加熱器等供客戶選配,滿足不同用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