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需求多樣性·渠道模式多元化·產業發展多極化
2014年,在汽車市場繼續持續微增長的市場大背景下,我國的汽車年產銷依然實現了2400萬輛的重大突破。汽車保有量達到1.4億輛, 汽車的高保有量,為汽車后市場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在 2013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總規模已經達到6000億元,中國汽配用品市場銷售總額規模已經達到1.68萬億元。而今年,針對汽車后市場出臺的相關政策和發布的信息,在為汽車后市場帶來眾多利好的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復雜變化。 文/寧靜
汽車生活時代 后市場機遇成熟
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了井噴式高速增長之后,已從以購車為主的汽車營銷時代,進入了以汽車置換、改裝等為主要特點的汽車消費時代。而部分大城市及購車較早的消費人群,則已率先實現進入到了汽車生活時代的更高階段。汽車養護、汽車文化、汽車旅游、汽車休閑、汽車娛樂、汽車運動、汽車競技等都在快速發展,并且形成超大型汽車市場和園區重要的市場功能之一。
2014年,交通部發布了“關于征求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為此要求配件放開,維修信息公開,打破售后壟斷。同時,明確指出鼓勵規模化發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鼓勵專業化維修,提升也太發展水平,鼓勵品牌化發展,充實行業發展內涵,鼓勵連鎖經營,促進市場結構優化升級。此政策一出臺,可謂激起了汽車后市場的千層浪。從業者普遍認為,這將會創造更多汽車售后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會,也將使消費者的選擇進一步增多。
渠道模式變化 多樣性成主流
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必然促進汽車營銷模式的重大變化,汽車4S店、汽車城、汽車園區、汽車城市綜合體、多品牌汽車超市、網上市場、汽車銷售集團、小型2S店、城市展廳、汽車產業園、汽車連鎖店、汽車特約維修中心、汽車配件及汽車用品綜合市場、專業市場、汽車以租代售等等渠道模式,將會進入到一個多元化的高速競爭時代。
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也為汽配行業開辟了新的出路,電商化將是汽配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建立運轉高效且成本低廉的網銷渠道成為必由之路。有專家稱,中國后市場連鎖將來會轉變為坐商+行商+電商,三商合一。形成物流+配送中心+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的新型模式發展。發展階段要從經驗連鎖走到技術連鎖,進而走向擴張連鎖、國際化連鎖。例如現在,在作為西部汽車產業的樞紐成都,已擁有了全國第一家汽車用品超大汽車園區,并且實現了全面電子商務化。由園區創建的電子商務平臺,統一與互聯網實現對接,真正實現了汽車用品電子商務化。
科技創新是助力 產業發展更多極
隨著汽車需求的人性化和個性化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的突飛猛進,消費者對于汽車后市場的需求已不再僅僅是零配件的提供,而汽車用品也早已經超出了維修服務的范圍,正在向汽車配套領域邁進,成為汽車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汽車養護、 汽車改裝、裝飾、美容和汽車文化的各種用品越來越多,以汽車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為主要內容的汽車用品也是迅猛增加,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這樣汽車用品的營銷方式也就是走向百貨、連鎖超市的發展之路,同時一條龍服務店的大量涌現,使汽車用品行業成為了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高技術行業。
汽車清洗洗滌劑、汽車養護、汽車電子產品、GPS導航、防盜電子產品、燈光照明、音響音像等方面的商品發展迅速,質量、種類、數量都有了明顯的增長,這也正反映人們現在多以休閑和享受為目的。汽車裝飾、改裝和服務業也是發展愈來愈完善,涌現了一條龍的服務公司及連鎖公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