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太陽能電池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李德金)據此前在北京召開的“2009‘金太陽’世界光伏產業峰會”公布的信息證實,1985年,日本京瓷株式會社(以下簡稱“京瓷”)向甘肅省捐贈太陽能發電系統該系統投入使用近25年,雖然經歷了搬遷、更換蓄電池、多次維修逆變器等變遷,至今仍在正常運轉發電。這一數據的公布,再次證明了京瓷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
1985年10月,京瓷向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園子鄉捐贈了10kW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園子鄉地處海拔2600米的無供電地區。這里的年日照時間長達3000小時,非常適合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為此,京瓷向當地提供了由太陽能電池、逆變器和蓄電池組成的供電系統,并為130戶家庭、中小學及醫院診所安裝了289支20瓦功率的熒光燈。在1985年10月7日舉行的通電儀式上,約有5000名附近村民匯集在一起,共同見證了太陽能電池帶來的光明。
1993年,園子鄉供電基礎設施建成,該系統經過相應的維護和改造,于1994年經甘肅省政府批準,被移至甘肅省科學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陽能采暖與降溫試驗示范基地”,直至今日仍運行正常。該系統是中國最早引進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之一,作為中國太陽能發電的示范系統,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實證數據。
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級工程師李世民日前表示:“這套太陽能電池系統是中國國內最早投入使用并且至今仍在運行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之一。通過對該系統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其周邊設備的維護和長期監測,獲得了極其寶貴的經驗和數據。這些經驗和數據,不僅對國內的新能源產業,甚至對世界太陽能電池產業和光伏應用技術的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京瓷自1975年啟動太陽能電池業務以來,一直堅持以“為世界帶來太陽的恩惠”為理念,在相關業務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京瓷參與了日本政府發起的ODA(官方發展援助)項目,通過捐贈太陽能電池設備的方式,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太陽能電池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1997年至1999年期間,作為與中國政府及日本NEDO*的合作項目之一,京瓷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等邊遠地區的8所學校、醫院提供了太陽能發電系統。2006年,又為青藏鐵路等西部大開發項目以及村村通電項目提供了太陽能電池模塊,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太陽能發電技術在未通電地區的推廣和普及。此外,京瓷還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壘球比賽場并網示范項目項目,協助中國開發全新的商業用途。
(*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從事產業技術開發和技術支援的獨立行政法人。)
另一方面,為了大力普及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推動基礎研究和實驗研究的發展,京瓷早在1984年8月,就在日本千葉縣佐倉市建立了具有大型展示場館功能的太陽能中心。今年,該中心迎來了成立25周年紀念的日子。在太陽能中心主館的南面,有一臺成立之初安裝的輸出功率43kW的太陽能電池,至今仍與館內設備相連,在25年間從未停止發電。這套設備與遠在中國甘肅省的系統一樣,作為長期用于日常生活的太陽能供電系統,已成為世界罕見的寶貴例證。
作為基礎設施和建筑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太陽能電池是可供人們長期使用的產品。今后,京瓷將繼續在質量和成本方面進行改良,努力為更多的人提供滿意的產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