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很多商店買不到財政補貼的節能燈呢?記者昨日走訪省高效照明辦獲悉,今年國家下達我省的400萬只節能燈推廣任務已提前完成,出現斷貨現象,不過大宗用戶的還有20%未完成。
據了解,今年我省單位企業購買節能燈,政府按30%給予補貼,居民購買節能燈,政府按50%給予補貼。“我去了好幾個地方購買國家財政補貼的節能燈,但是店方都說沒有了。”帶著市民張先生等人的疑問,昨日,記者來到陜西省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辦公室,凌翔科長對記者說,今年國家下達我省的400萬只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任務,目前已提前完成了。現在,寶雞、漢中一些地方沒有斷貨,而西安市等多個地方出現斷貨情況,或者只剩下個別瓦數的節能燈。凌翔說:“現在我們正努力與相關部門溝通、申請,希望能追加100萬只節能燈指標。如果得到批準的話,市民就可以繼續買這些有財政補貼的節能燈了。”
“與居民購買節能燈積極性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大宗用戶單位的購買積極性很差,尚有20%未完成。”凌翔說,這也是他們在推廣中發現的最大問題。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據介紹,首先,很多單位對節能燈的認識不夠。尤其是一些中小學,只是在表面上看到單位用戶的節能燈價格比市場上稍微貴一些,而沒有看到節能燈的質量和節能效果,節能燈壽命為15000小時,而市場上的普通燈壽命僅為3000-4000小時。其次,一些單位可以承受每月較高的電費,但如果一次性購買節能設備,就說沒有資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