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陶瓷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原料加工所消耗的能源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時原料加工的質量也決定著產品的品質。隨著傳統原料基地的日益枯竭和每年原料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工、運輸、環保等因素都促使原料成本不斷提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競爭力。如今,陶瓷行業人士已意識到這一問題的急迫性,并呼喚原料加工技術和設備向高效與節能方向發展,在這次沙龍活動中,企業帶來的最新技術就有這個趨勢,也讓筆者耳目一新。
在眾多企業介紹的先進技術中,原料加工的濕改干成為這次沙龍的一大亮點。其實原料干法加工自古有之,后來被濕法制粉取代,現在行業又在探討回歸到干法制粉上,這不是簡單的回歸,因為技術和裝備都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劉桂桐在會上對其發明的華同牌動立磨作了簡單的介紹,便立即引起大家的極大興趣。據悉該磨機是利用磨機的渦輪與反擊機構把要加工的物料帶起并高速、高頻率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磨機筒體的周邊甩出,沖擊、撞向筒壁,同時在氣流的作用下,物料自下而上形成一圓形物料墻幕,物料不斷加入,又不斷被甩出,被拋出和撞擊著反彈回來的物料,使物料裂解成微粒而被粉碎,它集沖擊、撞擊、擠壓、剪切、磨剝于一身,是一個全新粉磨理念的展現和應用。
該磨機的有效功超過30,比傳統球磨節能45~65,粉磨200目的長石電耗低約15~18度/噸,產能達15-18噸/小時。此外,它在磨損、噪音、粉塵、結構設計等方面都比傳統球磨機有了重大的革新。
山東義科節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姚長青帶給與會者的是其投入4000多萬元研發的干法制粉設備,該設備可實現研磨、干燥、風選一次完成,消除了過粉磨現象,可省電20~30.此外,它用立式磨機代替傳統的球磨機,研磨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并省去了噴霧干燥塔,解決了干燥能耗大的缺點。在燃料、水、電的消耗,人員、場地、及壽命方面都比濕法球磨有明顯的優勢。以日產300噸粉料為例,該設備單條生產線全年綜合節約成本達到750萬元以上,節約成本比例超過60%。目前已在發泡陶瓷板、陶瓷薄板、仿古磚、內墻磚等產品上應用,實踐證明對于吸水率高于3的陶瓷產品,干法制粉的原料完全可以使用。
珠海瑟泊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展示的新型砂磨機采用水泵工作原理,主要由機體、磨筒、分散器、底閥、電機和送料泵組成,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散和研磨后的漿料,穿過小于研磨介質粒度的陶瓷過濾片間隙流出并循環,進料的快慢由進料泵控制,研磨介質有玻璃珠、硅酸鋯珠、氧化鋯珠等。筒體部分設有冷卻裝置,防止磨腔內因物料、研磨介質和轉子等相互摩擦所產生過高的熱量。循環管道上安裝壓力表和調壓閥,在運行過程,可根據粉體加工要求,實時調整磨腔內的壓力,并可根據磨介大小隨時調整隔離柵的間隙,提高研磨效率。
鐵雜質的存在往往會給陶瓷產品帶來致命的質量問題,岳陽大力神電磁機械有限公司的高梯度磁選機在技術上很好的解決了普通磁選機存在的多項問題,具有富集比大,對給礦粒度、濃度、給礦量和原礦品位等各種參數波動適應性強,選礦效率高,控制嚴密可靠,操作維護方便等優點,在分選弱磁性礦物時實現精礦品位高和回收率高的特性,能廣泛適應于選礦工業的應用。具有較好的節水、節電性能。
中山市協創有限公司的氣流粉碎設備可將復合型超細石英粉和改性硅微粉粉碎到400-10000目,為特種陶瓷、航空航天、粉末涂料等行業的優質硅微粉石英粉提供了保障。
原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陶瓷產品的質量,在會上,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珊從質量控制的角度,對原料的化學成分分析、工藝試驗、陶瓷產品的檢測、耐火材料的檢測、燃料的檢測等檢測項目所涉及到的檢測設備及方法進行了介紹,讓陶業技術人員對X射線熒光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分光光度計、離子計、X射線衍射儀、熱膨脹和差熱分析儀、顆粒度分析儀等設備的檢測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陶瓷生產裝備飛速發展的進程中,走在最后面的是原料加工部分。未來,高效節能的原料加工技術和裝備將越來越受到行業的重視,九正建材網認為這也將是陶瓷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